购入带现金折扣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方法探析
摘要:购置固定资产存在现金折扣的现象在实务中常有发生。现金折扣的处理国际上常用的方法有总价法和净价法两种,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购入固定资产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了说明,并指出其不足,提出应采用净价法核算固定资产现金折扣,折扣损失一律计入财务费用的观点。
关键词:总价法 净价法 固定资产现金折扣 折扣损失
一、 现金折扣总价法与净价法的比较
现金折扣总价法是指销售方按照未享受折扣的总额确认收入和债权的方法,当现金折扣实际发生时,再单独进行反映,计入财务费用。现金折扣净价法是指销售方以扣除最大折扣后的净额确认收入和债权的方法,当折扣没有发生时,则冲减财务费用。
采用总价法核算现金折扣能较好地反映销售的全过程,加强税收管理。但是总价法的核算方法,在客户享受折扣时,会导致销售方虚增应收账款,购货方高估应付账款及采购成本,这违背了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客观性原则。采用净价法核算现金折扣则避免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但是可能导致企业以此降低销售额从而达到逃税的目的。
二、 购入固定资产现金折扣的核算方法选择
固定资产购置一般都较大,若享受现金折扣,可获得较高的优惠额度,这对企业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此一般企业都会选择享受该现金折扣。
《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外购固定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使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可归属于该项资产的运输费、装卸费、安装费和专业人员服务费等。”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可将购入固定资产的现金折扣分成两种情况进行分别处理:一种为购进固定资产不需安装;另一种为购入固定资产需要安装。当购入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时,固定资产可直接交付使用,其形成的折扣损失,不属于外购固定资产成本范围,因此应计入财务费用。而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时,若折扣损失发生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属于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成本范围,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若折扣损失发生在交付使用后,则不在固定资产成本范畴内,应将其列作财务费用。
例:2012年3月1日企业购入需安装设备一台,专用发票价款100万元,增值税为17万元,现金折扣条件为2∕10、n∕30。安装设备领用原材料2万元,支付工人工资1万元。企业于2012年3月17日支付款项,并于3月23日该设备安装完毕并交付使用。
此项业务,折扣期为10日,在折扣期内付款可享受2%的现金折扣。该企业超过折扣期付款,且折扣损失发生在固定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根据上述分析,应做会计分录如下:
购入固定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 98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70 000
贷:应付账款 1 150 000
2012年3月17日企业付款:
借:在建工程 20 000
应付账款 1 150 000
贷:银行存款 1 170 000
安装时:
借:在建工程 30 000
贷:原材料 2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10 000
3月23日设备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
借:固定资产 1 030 000
贷:在建工程 1 030 000
笔者认为,虽然固定资产在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折扣损失属于会计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成本范畴,但是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有其不合理之处。固定资产的价值一般均较大,若企业购置固定资产采取近期一次性支付款项的方式,表明企业的资金充足,因此也必然有享受现金折扣的能力。若企业未享受该现金折扣,应视企业未能很好的管理资金,由于理财不当,而使得企业丧失了本应取得的优惠。为了使企业能够重视资金管理,该笔折扣损失应列作财务费用更为合理。即在上例付款时,借记“财务费用”、“应付账款”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Z
参考文献:
1.朱学义.中级财务会计第四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3.李艳.关于“现金折扣”的探讨[J].财经界,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