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组织结构扁平化对内部控制影响分析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包含两层涵义:一是指企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定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二是指设计合理、完整、有效的内部控制并得到贯彻执行,使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提高经营效率,并有可靠的财务报告。COSO委员会认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等于内部控制的评价,包含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可以看出,内部控制是一种向内看的管理机制,其制定和执行是有效性的基础,而内部控制的制定与执行必须依赖强有力的企业组织结构,它直接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和执行的效率,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决定因素之一。
  二、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转变趋势
  (一)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现状 我国现有的企业中,部分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有些企业管理层人员内部控制意识还很薄弱,这使得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存在问题;在企业组织结构中存在机构设置冗杂、管理层次多、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使得执行存在问题;企业金字塔式的结构使得上下级之间和同级各部门间交流不通畅,同一信息需要经过多个层次才能传递到使用者的手中,这样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甚至传递错误信息;一些企业内部职权部门和监督部门缺乏相互制约,导致内部控制监督不力。所以,要提高内部控制应该从企业的组织结构着手。
  (二)我国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涵义 我国很多企业沿用传统的“金字塔”式组织结构。不难发现,随着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企业要想更好的生存,必须更快的获得全面、系统的信息,而多层次的金字塔结构分工过细,管理幅度较窄,使得管理部门相互独立,层级复杂,缺乏效率;管理部门和科层结构复杂,使信息不能迅速传达给信息使用者,从而导致决策不及时;人员冗杂会导致多谋寡断,使决议执行困难,办事效率低下,缺乏革新精神。这也是导致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大打折扣的主要原因。因此,企业迫切需要改革组织结构,改变阻碍内部控制的传统结构模式为扁平化的模式。组织扁平化,就是通过压缩企业自上而下的垂直结构,减少内部管理层,增加管理幅度建立一种紧凑的横向组织,从而做出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决策,提高办事效率。对比两种组织结构,其差异如表1所示。
  (三)企业结构扁平化产生的效果及影响 表1中,将组织结构扁平化与金字塔时的传统组织结构进行了对比,扁平化对企业的重要性可从其产生的效果以及给企业带来的变化得知。
  (1)结构扁平化首先会导致企业组织架构不同。企业内部管理层次被压缩,管理宽度增加,这也必然会产生管理人员的授权与分权,管理幅度加大,决策的中心会在一定程度上向下转移,决策不再是一人或几人独断,这会使决策更加合理、民主,反映更多人的要求。
  (2)结构扁平化可以强化部门间的信息交流与沟通。企业内部管理层次的压缩可以减少信息传递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迟,促进内部信息系统得到有效利用,使有用的信息及时传递到需要者手中,便于其更快更准确地做出决策。
  (3)组织扁平化可以加强组织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提高内部监督的水平。扁平化的结构模式减少了上下级部门的层次与数量,但为了拓宽管理幅度增加了同级部门的数量,公司人员也不会因为层级的不同而不便于行使监督权,这为部门间的互相监督提供了有效途径。
  (4)组织扁平化使管理人员便于控制企业的内部活动。管理层的授权与分权适度加大了各部门管理者的权责,便于指挥控制活动,提高人员分派的质量与水平,使得领导层更好地掌握活动进程,控制企业内部活动,企业财务部门、研发部门、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的资金活动、资产管理、项目研究与开发、销售业务、采购业务等活动将会更有效地进行。
  (5)实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后有利于企业更合理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优势。决策中心的下移需要凝聚更多人员的智慧来参与决策,人力资源成为组织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更多的人员参与,人力资源优势就会扩大,推动企业内部控制。
  (6)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有利于推动企业文化的建立与改善。扁平化结构中,企业内部管理层将一部分权力下放,给予其他人员更多的权力进行自主支配、自我控制,扩大了他们活动的空间与范围,提高了他们主人翁的意识,让员工觉得自己被尊重、被重视。这样,企业员工会更积极地为企业发展做贡献,逐渐形成开明、民主、自由的企业文化。
  (7)组织结构扁平化使每个管理者的控制范围及每个员工的工作任务更加明确。管理者熟悉手下员工工作完成进度和质量,便于进行评价和实行奖惩措施,也有利于对工作实施改进措施,评价改进后的方案。
  三、基于PDCA循环的结构扁平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PDCA循环涵义 PDCA循环最先由美国的休哈特提出的PDS演化而来,进而戴明又将其改进为PDCA模式,所以又称为“戴明环”。其含义为:P(Plan)——计划,包括方案的选择,方针、目标、任务流程、过程控制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D(Do)——执行,执行就是具体实施,启动活动计划,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Check)——检查,就是要总结执行计划的实施效果,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进行分类,明确哪些步骤是正确的,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哪些地方目前不利于该过程是需要改善的;A(Act)——改进,该步骤是对上一步骤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予以标准化,形成规范,对进行后续工作提供指导方法,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同时还要对失败的教训进行总结,找出失败的原因和形成的条件,避免以后重蹈覆辙。以上四个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单一循环,而是周而复始地不间断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可以解决一系列问题,而未解决的问题将会进入到下一个循环,逐渐循环逐渐解决,这样螺旋上升,循环往复。
  (二)基于PDCA循环的结构扁平化对内部控制影响 PDCA循环是有效进行任何一项工作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内部控制也包括在内。从整体上看,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执行、监督、评价都包含在PDCA模型之内。杨洁在《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中对PDCA循环理论评价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可行性与研究方法进行了研究,笔者在其基础上运用PDCA循环法探讨组织结构扁平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可以通过PDCA循环将组织结构扁平化的效果进行归类。   P计划阶段: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控制活动、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D执行阶段:执行内控制度包括执行过程中的组织架构、人力资源、企业文化、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信息系统。C检查阶段:包括对内部控制范围、内部控制程序的检查。A改进阶段:包括对人员的奖惩、改进措施、改进后评价。
  (三)运用PDCA循环研究内部控制 对企业组织结构改变后的内部控制影响进行分析评价,找出优势和劣势,从而对好地方继续沿用,对不好的地方优化。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分析。选取研究内部控制领域的国家财政部内部控制委员会的专家及权威人士对内部控制的效果分析等级,采用因素量化的方式,运用数学模型、公式把内部控制影响因素具体化。
  四、结论
  通过分析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给企业在管理上带来的变化,运用PDCA循环模型将这些变化以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改进阶段进行归类,而这些变化会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运用数学模型将这些影响因素具体量化,最后可以通过数值进行比较,分析企业组织结构改变后对内部控制的影响,进而客观的评价。对四个阶段分别评价分析,可以使企业具体定位,有助于更好地找出哪个步骤的效果好,哪个步骤仍然需要改进。这样,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就会提高,扁平化组织结构从而对企业内部控制产生很大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德恒、叶韶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杨洁:《基于PDCA循环的内部控制有效性综合评价》,《会计研究》2011年第4期。
  [3]侯淑祥:《浅谈提高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第15期。
  [4]李育红:《公司治理结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财经科学》2011年第2期。
  [5]DeFond,M.L.,and M.Hung.Investor protection arid corporate govemarm:Evidence from worldwide CEO turnover.Journal 0f Accounting Research 42(2),2004.
  [6]William R.Kinney Jr.Research Opportunities in Internal Control Qualityand Quality A Sourance.A Journal of Practice&Theory.2000.19.
  [7]Tommie Singleton.Stop Fraud Cold with Powerful Internal Controls.Journal of Corporate Accounting and Finance,200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