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论财务集约化管理

为了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对人、财、物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各电网企业纷纷进行了财务集约化工作的具体部署,以实现财务与业务集成高度协同,这也给企业的经营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一、集约化管理的含义

集约化管理是现代企业集团提高效率与效益的基本取向。集约化的“集”就是指集中,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管理等生产要素,进行统一配置。集约化的“约”是指在集中、统一配置生产要素的过程中,以节俭、约束、高效为价值取向,从而达到降低成本、高效管理的目的,进而使企业集中核心力量,获得可持续竞争的优势。

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的“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四化”工作要求,是推进公司实现“两个转变”,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重要战略措施。财务集约化管理是公司整体集约化管理的核心内容,财务价值链条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围绕价值纽带,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有利于发挥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相比传统的财务管理,集约化财务管理是更集中、更精细、更高效的财务管理方法,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电网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前提及优点

(一)“三权归位”

“三权归位”法是企业实施集约化管理的基本前提。在企业集团内部,由于产权结构的多元化,使产业布局和发展要素的优化配置遇到一些障碍,难以实施集约化管理。而“三权归位”管理法可以有效地解决产权结构与产业布局乃至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之间的矛盾,从而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所有权、经营权、生产权“三权归位”,建立起集约化管理体系,改制与管理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完善、同步发展,使集团的管理与改制实现有机结合,从而保证集团的健康运作与发展。

所有权归位,是指产权所有者应有的权益及其维护权益的相关行为。经营权归位,是指经营者为出资者得到应有的回报而行使的经营权利及其相关行为。生产权归位,是指生产者对生产过程及生产结果负责的相关行为。“三权”之间目标一致、责利明确,可有效避免责、权、利界定不清而产生的摩擦。实施集约化管理,概括起来就是:确立适应集约化管理的企业体制,完善适应集约化管理的经营机制,健全适应集约化管理的经营方式。

1.确立适应集约化管理的企业体制:理顺产权关系,调整产业布局,明确权责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2.完善适应集约化管理的经营机制:以战略整合机制实施战略管理,以目标追踪机制改善经营管理,以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通过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不同的分配方式来体现员工的作用,通过培训等手段来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3.健全适应集约化管理的运营方式:调整生产关系,对所有权、经营权、生产权进行剥离、重置和归位;提升经营层次,处理好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的关系;严格计划管理,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二)电网企业财务集约化管理的优点

1.有利于实施公司发展战略、防范经营风险

财务资源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促进公司财务资源优化配置、统筹运作,实现财务资源集约化管理,是公司深化“四化”工作、推进“两个转变”的重要方面。公司将通过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重点推行会计核算、资金、预算、产权的集中管理,从公司发展战略出发,有效配置各项财务资源,充分发挥公司的整体合力,从财务管理角度推进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以“六统一”(统一会计政策、统一会计科目、统一信息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标准成本、统一组织体系)为基础,强化风险在线监控,使会计信息口径统一,更加准确、透明、规范,使关键控制点得到实时监控,风险防范能力得到加强。

2.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将通过对资金的集中管理:变资金分散存储为集中存储、变分级使用为统一调配、变分散审核为重点集中审核,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存量,优化贷款结构,防范资金风险,确保在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的情况下,货币资金存量和贷款余额都有一定的下降,从而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

3.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实施方案,各电网企业要以“六统一”为基础,打破地域和组织界限,实现内部财务处理协同,改进财务报告编制流程和业务动态集成,构建以网省公司为主体,涵盖各级分公司、子公司的“一本账”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实现财务信息的集中统一。这些标准的实施以及财务与其他业务纵向集约、横向整合、重点集中,将有力地促进企业内部信息流、资金流、业务流“三流”合一,打破信息孤岛,提高会计核算效率和会计信息质量。

三、实施财务集约化对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1.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强化会计基础工作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总体部署,在各电网企业ERP成功试点上线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成熟套装软件的推广应用和财务管控的系统建设,将财务信息化建设与流程优化、职能调整和机构扁平化工作同步设计、同步推行。并要求在已经实现省公司所属二级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的基础上,进一步合理设计会计管理层级和职责划分,建设省公司范围会计核算“一本账”财务管理体系,改进会计报告模式,实现财务信息的及时有效利用,为财务决策提供服务。因此,按照国家通用规范和行业特性规范要求,以及对财务会计基础规范提出细化的标准指引,可以实现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并使会计基础工作得到强化。

2.提高资金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

电网企业在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通过与中电财实现网上银行的对接,充分发挥了其在公司财务管理结构中的结算平台与专业服务功能。同时,通过结合物资、集中采购、集中付款等业务,完善了资金收付流程,提高了资金信息质量,提高了资金管理效率,实现了业务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优化了资源的配置。

3.加强预算管理,提高财务集约管控能力

目前,预算管理已成为电网企业管理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电网公司对未来经营目标进行规划控制的有效手段。在电网企业财务集约化的具体实施中,通过将预算管理与绩效管理有机结合,并按照“事权与财权分离、集权与分权合理”的原则,完善了预算管理机制。此外,还通过以业务预算为基础加强预算考核,从而完善了资本性预算与运营预算紧密协调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电网企业还通过投资风险管理委员会、项目审查委员会、预算管理委员会以及一系列预算管理制度的落实,有效发挥了预算管理机制作用。

电网企业通过静态预算和动态调控,强化了过程管理,取得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效果显著,预算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

4.强化风险在线监控,加强全面风险管理

电网企业在实施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通过结合会计集中核算体系和预算管控机制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和财务管控流程的优化,完善了风险在线监控体系,扩大了财务监管的覆盖面,落实了风险监控职责,加强了全面风险管理。同时,电网企业还制定了严格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财务管理考评制度、财务基础工作规范标准化指引等管理制约机制,并有效发挥财务稽核、审计监督、效能监察、绩效考核的协同作用,结合业务特点,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监控与评价,促进了依法治企,也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

5.深化资本集中管理,强化投资约束

在财务集约化管理过程中,电网企业充分发挥了预算管控机制和投资风险管理委员会的作用,集中资本管理、集中投资决策、强化投资约束、科学论证谨慎投资、着力优化公司投资结构并正确地处理投资与效益的关系,从而确保了公司的稳健经营与持续发展,同时也剥离了无效低效资产,引导和推动了资本向电网主业和优质产业的集中,增强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电网企业还加大资产清理处置力度,盘活存量资产,坚持“清理老问题,不留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清理不良资产,从而达到了强化投资约束、提高资产运营效益的目的。

四、财务集约化的作用

1.调控作用

企业通过对各项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分析来评价各项管理工作的质量,为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平衡财务收支,也是财务调控的主要内容,即及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配资金,以保证企业的有效运转。

2.监督作用

公司对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等活动进行统一监督,提高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预防腐败。其中,对总体资金周转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企业资金的占用和使用情况,对资金的形成和使用进行严格的监督;对总体产品成本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生产中的无用消耗,推动企业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对总体利润指标的分析,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管理水平,对利润的形成和分配实行严格的监督。

五、结语

电网企业实施的财务集约化管理是以强化财务管理职能为基础,以信息化为平台,以重点资源集中为手段的一种创新管理模式。推行财务集约化管理对电网企业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加强预算管理、防范财务风险和深化资本集中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