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重组
摘要:本文借鉴了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步骤,对母子公司财务控制中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进行了重组。在确定了整个重组项目的总体规划后,对现有全面预算流程进行了调研和详细的描述说明。针对流程评价标准对现有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以此形成了新流程的改进方案。
关键词:母子公司 财务控制 全面预算管理 流程重组
一、母子公司财务控制总体规划
某母子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业务流程再造实施过程借鉴了业务流程重组的实施步骤,流程的描述采用流程图作为建模工具,流程的分析、评价采纳了企业财务控制的相关理论,最终,完成了流程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施。1.总体规划。总体规划阶段主要的工作有以下四项:得到管理层的支持与委托;确定项目组成员;确定项目目标、范围;项目实施计划。2.现有流程调研、描述阶段。项目组成员到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涉及的母公司总部计划部、子公司财务等部门去调研各部门职责与工作流程,收集并整理相关文件、资料及数据。利用流程图对调研的流程进行描述,作为流程分析、诊断的基础。3.现有流程分析、评价阶段。对现有流程进行分析、诊断。对流程的分析、评价主要结合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理论,对流程进行分析、查找差异,进一步查找流程中的重点控制点。4.新流程设计阶段。整理前阶段的调研内容、分析诊断结果,提出可行的优化流程方案以及配套方案,并向公司领导汇报、讨论,最终确定改进的新流程方案。5.流程评价阶段。此阶段主要通过各种评价指标对新流程的优化效果进行评价。
二、现有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描述与分析
此阶段的工作目标是项目组成员首先通过与熟悉流程执行的业务人员进行攀谈,对目前流程执行过程中涉及的相关部门、部门职责有一个粗略性的认识,为下一步调研各层级的工作内容进行铺垫。
从企业财务控制的一般性原则上来讲,全面预算流程首先违反了完整性原则,即流程中控制点设置不完整,没有对流程执行的全过程进行自始至终的控制。同时也违反了合理性原则,控制点的设置不合理,没有建立相应的控制环节,控制划分不清楚,人员间的分工与牵制不恰当,在有效性上也大打折扣。
从企业财务控制的具体方法角度,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程序控制缺失。流程中缺少程序控制。公司内部没有对各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界定,必然导致流程在执行的过程中被曲解或简化,造成流程执行的效果不甚理想。2.组织规划控制缺失。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中部门设置、职务分工不统一,缺少组织规划控制,这是流程缺少程序控制的一个必然结果。3.人员素质控制缺失。在人员素质控制方面,从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公司在预算编制人员的配备上重视程度不够。很多公司从事预算工作的人手不足,常常一人身兼多职,造成预算工作执行力度不够。从现有流程具体情况来说,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其他部门的预算意识不强,参与积极性不高,只是财务部门硬撑,且预算编制的基础数据缺乏,经验成分偏多,预算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对经营控制的指导意义不大。预算做完后,不存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调整与检查,也不存在执行中的分析,只在年末作为考核的依据。即使在预算执行的情况下,也缺少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检查与控制,在支出发生时,很少参照原有预算,对预算外支出也没有相应的控制措施,预算失去应有的约束作用。
三、新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设计
(一)建立总体改进目标
经过流程分析阶段,现有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清楚地整理了出来,具备了流程再造即新流程设计的条件。流程再造就是针对现有流程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企业财务控制理论的相关要点,设计出控制点更为合理、有效的新流程。在设计新流程前首先要明确流程改进的方向,这是新流程设计改进的指导思想。针对流程评价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方面的不足,从全面预算管理有效控制几个方面简要列示了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改进方案。1.加强组织规划控制。企业新设专门的机构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和考核工作的专门预算管理机构——预算委员会,在董事会下设立并负责向董事会提出对公司全面预算工作的建议。2.加强授权批准控制。将制定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公司的职权交给董事会(《公司法》有关条文规定:审议批准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是股东大会的职权)。3.规范程序控制。企业在制定预算过程中选择集权分权相结合的模式,加强公司其他职能部门在预算编制时的参与度。细化全面预算管理流程,将流程分为年度预算编制流程、预算执行控制流程、预算调整流程和预算外费用审批控制流程。在流程中设置控制点并实行程序控制,在企业内部对流程给予明确的定义,对流程涉及部门的职责给予准确的界定。4.加强人员素质控制。通过流程细化和对流程涉及部门的职责给予准确的界定,制定全公司统一的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执行规范,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操作规范,保证企业各级人员具有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工作能力和素质。
(二)流程优化设计
结合对现有流程问题的分析以及确定的改进方案,项目组提出了一系列的流程优化、改进方案。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和各个层面。只有执行人充分参与预算的编制,才能使他们更加全面准确地理解预算,也才能使预算成为他们自愿努力完成的目标。预算编制的质量直接影响预算的执行结果,也影响着预算执行者的业绩考评。在预算编报阶段,预算管理委员会根据董事会的战略规划于每年10月份下达下一年度的预算目标,预算会计根据总预算目标进行预算分解,各子公司及其各职能部门编制预算申请,再层层上报,经过预算会计的汇总、平衡和初步审查,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经预算管理委员会的讨论并提出调整意见,报董事会批准,于12月底正式下达预算执行。对于预算调整来说,由于全面预算管理与母子公司总体战略规划是一致的,所编制的预算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目标、资源配置和重大经营决策,因而预算一般不能作调整。对预算的调整要严格其权限和流程。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设计和权限设置,将最终审批权赋予董事会,限制预算调整审批权限,加强对预算调整的控制。
预算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通过网络下达到各子公司执行。预算执行是预算目标实现与否的关键,是预算管理的核心环节。预算执行环节必须做好预算执行情况的真实、完整的记录,有效进行有关预算信息的收集与反馈。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作为各责任中心的子公司通过网络可以及时地向预算会计、总经理办公室报送预算执行计划进度,对预算进行过程监控提供依据。
母公司财务部负责预算执行过程中额外费用的管理和控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母公司财务部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时查看预算执行记录,对各分子公司的预算情况进行跟踪;如遇突发事件超出预算控制比例,计算机会自动报警,必须通过申请按程序逐级上报并经批准后才能实施。预算执行中的授权控制是通过对经济业务的审批分级设定权限来实现对预算外费用的执行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实时控制,也进一步卡住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真正实现了对预算的事中控制。
(三)新组织结构设计
全面预算管理流程是一个跨越组织多层级、多部门的复杂流程,必须对流程涉及的相关方面予以充分的考虑,才能保证新流程顺利执行。因此在确定了新流程方案的同时,项目组制定了组织结构调整方案执行计划,增设预算管理委员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是专业性咨询委员会,在董事会下设立,负责向董事会提出对公司全面预算工作的建议。成员组成包括:财务总监、分管规划发展部和运营管理部的副总经理等,视情况可适当增加相关人员。由财务总监召集会议,会议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应该提前一定时间(如10天)通知预算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呈交各成员由财务部拟定的公司全面预算草案,会议必须对每个子公司、事业部和部门的预算持明确的建议,由财务部负责汇总成员意见,经总经理同意后提交董事会。
预算管理委员会的作用和职能包括:就公司预算目标、预算政策、预算管理程序、预算的编制方法等提出建议;审议公司、子公司和事业部财务预算并提出建议;跟踪分析公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并就相关问题向总经理办公会提出建议;负责公司各单位之间预算纠纷的仲裁。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