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寻找水利支农资金管理的着力点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创新思路,系统思考,积极探索和实践管好用活水利支农资金的途径和办法,这是“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以制度为载体,通过形成合力来寻找水利基本建设资金管理的着力点。水利基本建设资金是水利财务管理的重点,要在三个阶段协调统一、形成合力的基础上,以建设阶段的资金管理为重点,建立项目法人单位,明确责任主体,依据政策和法规,制定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应包括财务审批制度、会计人员岗位职责、财产物资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概预算的控制制度、资金使用效益的跟踪问效等内容,使项目法人单位的财务制度成为有效贯彻落实国家财税法规的桥梁和平台。与此同时,要从日常控制和过程管理入手,把投资概算控制与项目进度有效结合,严格控制超概算投资和建设,并定期分析资金使用的政策性、合理性与科学性,并建立责任体系。要在招投标的基础上,制定一整套科学的原始记录表,设计好从承建单位的实物量、价格计算到项目法人单位的质量审核、进度确认、技术把关的多位一体的审核程序,建立“财务资金控制体系、技术服务体系、质量进度管理体系”三位一体的动态控制体系。要把国库集中支付及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的物资集中采购有效结合,通过国库集中支付减少中间环节加速资金拨付速度,通过对主要物资材料的集中招标采购,杜绝不正之风,降低建设工程成本;要建立奖惩责任制,通过责任激励机制的建立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二、以建立项目库为基础积极探寻小农水资金管理的着力点。一是开展一次深入细致的小农水建设管理的项目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中,要实施项目分区(山区、半山区、坝区),根据政策导向,分清轻重缓急,以摸清家底,找准主攻点,从而为小农水的规划建设提供基础保证;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项目库,科学制定短期、中期、长期规划,使之成为资金预算安排的依据;三是根据小农水资金和项目与广大农民直接联系多的实际,把项目与群众意愿紧密结合起来,推行“规划群众参与制,群众投入自愿制,项目建设公示制”,把项目资金、实施范围采取恰当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公开。

  三、把资金管理和产权制度有效结合,寻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着力点。对于一些民办公助项目,从落实责任主体的角度,把产权交给村社和农民,凡涉及面较广,宜村民委员会管理的沟渠、小坝塘、提水设施、集雨设施等则把产权落实给村民委员会,并把资产的保值增值作为考核其政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管理不善的则给予批评教育并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方式实行经济制裁,情节严重的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采取行政和法律措施。对于国家采取补助形式解决生产生活用水的小水窖的资金,则根据规划和建设验收,在把资金直接补助给农户同时把产权直接交给农户。通过利益的联接和产权的赋予来切实改变小型水利设施“重建轻管”的现象,将从根本上节约水利管理费用,实现小型水利的可持续利用、水利资产的高效利用。

  四、把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作为深化投融资改革、吸收社会资本的着力点。当然水利工程水价改革,不是一蹴而就,政府应该在政策支撑、制度设计、市场培育上下功夫,创造水利投融资和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水利的良好环境,作为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区别对待,对于非农供水在三五年内实现保本盈利,并达到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以减轻财政负担,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农业用水,应该实行较低价格水平,农业供水成本与水价的差额由财政补贴,通过这种利益机制的联动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基础设施领域,从而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及农业产业化的调整和提升提供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作者单位:云南省曲靖市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