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创新内审管理机制建设高效阳光企业
摘要:树立“增加价值和改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运营与发展”新理念,落地“阳光文化”,规划审计发展战略、创建审计体系和新型团队运行模式,打造“阳光团队”。
一、内审管理机制创新的环境与背景
传化集团创建于1986年,是中国知名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全国驰名商标,已初步形成化工、物流、农业、科技城、投资五大事业平台。集团长期立足于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领域,秉承“社会责任感”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创新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商业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致力于创造生机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集团在经营业绩“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基层党建、工会等方面均取得同步提升,传化经验得到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
集团审计部创建于1998年,是隶属于集团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的独立专职部门,共有专职审计人员18人。审计部实行垂直领导,由集团董事会直接主管并充分授权。各下属产业、企业派驻内部审计师,建立二、三级内审机构,形成了符合企业特点的“集团”、“产业”、“企业”三级审计管理组织体系。
在荣获“1999—2001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2002—2004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个人”的基础上,集团内部审计积极拓展内审领域,探索风险控制战略审计;不断创新内审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审计;主动转变内审理念,开展内审增值服务,探索民企内审管理机制创新。内审工作为改善劳资关系,加强职工队伍建设,营造企业廉洁文化,促进公司和谐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集团审计部已经成为公司高管的培养和输出平台,历年累计向集团内企业输出各类高管人才和专业人才10人。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于2008年5月专程考察传化集团内部审计工作并作了充分肯定。
二、内部审计理念创新:树立“增加价值和改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运营与发展”新理念,落地“阳光文化”
传化集团内部审计通过引入《国际内部审计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自身首先转变“纠错防弊”的传统审计理念和定位,树立“增加价值和改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运营与发展”的内审新理念,向“事前”风险预测和风险防范、“事中”过程跟踪和风险控制转型。通过向管理层提供专业化的优质服务,使企业真正意识到内部审计也是“生产力”,可以有效地确保外部危机隔离于企业外墙。
(一)通过对企业战略项目实施情况的审计,跟踪、评价企业战略的执行情况,发现执行中产生的问题,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及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有效促进了企业战略的实现。
(二)通过对宏观形势的专业分析和判断,结合企业实际,预测企业经营可能会产生的风险,并根据风险度进行分类,及时向决策层提出风险分类防范建议。如在国际金融风暴前,有预见性地提出“中断”企业间担保,成功地阻断了外部危机向集团延伸的途径,确保了集团成功“越冬”。
三、内部审计管理创新:规划审计发展战略、创建审计体系和新型团队运行模式,打造“阳光团队”
(一)制定《审计部战略规划》,确立了以“价值贡献和顾客满意度”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在审计战略规划中,确立了专业化和流动性兼备的组织建设方向,通过人才引进和优化培养,实现“管理审计专业组”、“投资审计专业组”和“工程审计专业组”等专业管理机制,形成“三足鼎立”审计专业化架构。
(二)确立“量化价值”的“考核规则”,创建了“项目—价值—发展”审计体系。通过创建《审计体系核算评价办法》和项目管理体系相结合,建立一个“精确的管理+绩效挂钩”和具有“切身感”的机制,通过“革”自己的“命”,促使组织全员“不甘平庸、激发斗志、有成就、求发展”,实现了团队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全面共振提升。
2011年完成审计项目可量化价值
(万元)
(三)实践“团队经营和标准化审计推进”新模式。团队经营的主要含义包括:建设一支以传化文化武装的、思维灵活的、专业的、合作的、包容的、有亲和力、执行力和渗透力的阳光审计团队;确立审计(项目)报告为审计产品;确立“项目—价值—发展”体系为审计内部运作核心机制;通过专业化的项目运作,生产专业品质的产品,通过有效沟通把产品出售给顾客以获得价值(满意度和价值)。
标准化审计推进的主要含义是:以标准化建设的审计团队和体系,扎实和持续地推动企业规范、健康运营和发展;通过对企业PDCA循环的审计实现标准化审计推进。
四、内部审计方式创新:审计信息化,提升内审效率,建立“阳光监督机制”
传化内部审计大力推进审计信息技术的应用,利用企业现有信息管理和技术体系,将审计关键控制点植入信息系统,形成了以“审计业务管理与交流平台”和“审计数据管理平台”两大实施平台为基础的审计信息化应用系统,实现内部审计方式由传统的手工审计模式,转变为以信息化审计模式为主体的立体系统审计模式。
(一)“审计业务管理与交流平台”包括审计流程及信息管理、管理审计管理、风险审计管理、投资审计管理等子模块。通过建立审计办公门户,实现了协同办公、异地办公、流程化办公、多终端办公的综合性“办公一体化”功能。利用邮件、短信、公告、文档等多样化的信息沟通方式,实现审计信息沟通网络。审计人员通过使用“审计管理与交流平台”,即时获取审计依据、交流审计信息、取得审计线索。
(二)“审计数据管理平台”包含采购数据、销售数据、财务数据三大审计数据管理子系统。其中,“采购管理审计系统”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质检管理等功能为一体。“销售管理审计系统”具有销售业务数据管理和信用控制、提供查询和报表、提供分析图、票据打印、销售审批、仓库管理六大功能。“财务管理审计系统”将财务系统与销售系统进行整合,设置财务预算、预警、业务环节等审计关键点。由此形成了更加全面、完整、一体化的企业审计数据控制网络。
(三)审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提高了审计人员进行审计风险评价、分析性复核、审计工作标准化和审计文书管理等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实现了对被审计对象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立体化审计监控和风险预防体系,有效实现企业内部的“阳光监督机制”,为企业的健康运营保驾护航。
传化集团内部审计通过理念转变、管理创新、方式转型为内审工作的飞跃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支持。通过“阳光文化”、“阳光团队”、“阳光机制”三大抓手,增加了企业管理的透明化、阳光化,为建设高效阳光传化集团提供了有力保障。
作者单位:传化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