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突出绩效审计主线 力推内审转型发展

摘要: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绩效审计的探索实践进一步彰显了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内审人员的职业能力。在具体做法上,本文进行介绍。

 一、背景基础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在《杭州中心支行内审工作转型2011-2013年计划》中明确提出“根据上级行的要求或结合辖内实际,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积极探索开展单一项目绩效审计。重点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及其他绩效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基层央行运行绩效的不断提升”这一工作措施,将绩效审计作为杭州中心支行内审转型的主要突破口。

  近年来杭州中心支行先后探索开展了事后监督管理绩效审计调查、人民银行安全技术防范改造工程(以下简称“技防改造工程”)管理情况绩效审计调查和杭州中心支行本级办公大楼运行成本管理绩效审计调查,同时以内审转型项目业务竞赛活动为载体,组织辖内县支行开展了办公大楼运行管理绩效审计调查、县(市)支行资源配置及履职效果专项审计调查,以此推动全辖内审转型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二、具体做法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绩效审计的探索实践进一步彰显了内部审计的咨询服务作用,有效地提升了内审人员的职业能力。在具体做法上,主要做到三项“重视”:

一是重视工作谋划,精心选择项目。每年年初,杭州中心支行内审处根据上级行有关开展绩效审计的新要求和审计工作总体任务,按照“服务工作重点,符合绩效特色,少而精、可操作”的要求,通过务虚会、征集金点子等形式,精心选择确定当年绩效审计试点项目。实践证明,精心选择绩效审计项目为审计实效的取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是重视项目管理,确保审计质量。我们始终将严格的审计质量管理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审前,多次深入有关业务部门调研、交流,理清被审计业务的主要内容、重点环节和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据此作为审计重点内容以配置优势力量。现场审计阶段,突出对主要风险控制和绩效管理环节的检查评价,落实审计交叉复核制度,确保查深查透。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加强交流磋商,实施现场座谈分析制度,分析挖掘深层次原因,为有针对性地提出审计建议奠定基础。审计报告阶段,创新审计报告形式,提炼重要审计发现;审计建议注重针对性、建设性和可操作性。多份绩效审计报告引起了行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内审咨询服务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是重视队伍建设,执业能力不断增强。我们把内审人员能力的培养放到突出重要的位置。一方面积极自主组织培训或派员参加上级行、内审协会举办的各类业务学习班,大力鼓励内审人员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CIA)的培训及考试。目前,杭州中心支行内审处已有50%的内审人员获得CIA证书,在人民银行全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另一方面大胆选派年轻干部担任审计项目主审、参加上级行的内审检查项目及重点实务课题研究,通过以查代训促使内审队伍不断积累审计实务经验并快速成长。

  三、主要成效

  (一)内审咨询职能发挥空间得到了拓展

  绩效审计与以往传统合规性审计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绩效审计不仅要关注“对不对”的问题,更多地要关注和回答“好不好”、“能不能更好”的问题。针对这一重大转变,在2012年的技防改造工程绩效审计调查中,我们在关注合规性问题的同时,把重点放在评价工程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上。审计发现的绩效类问题个数占发现问题总数的60%。通过多方交流沟通、深入分析,重点从改进工程绩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及内部控制等方面提出建设性审计建议,为行领导决策和相关单位(部门)改进技防改造工程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多位行领导在审计报告上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单位)进一步完善制度和工作标准、加强培训和协调沟通及监督检查,确保工程质量、进度和效果。在2013的本级大楼运行成本管理绩效审计调查中,审计发现的纯绩效类问题占发现问题总数的50%。审计组提出了包括健全办公大楼运行成本管理工作机制、持续强化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改进节能措施和进一步提高成本管理精细化水平等方面的审计建议。所有行领导传阅了审计报告,多位行领导在审计报告上批示并要求相关部门把审计建议作为改进管理的重要参考。

  (二)绩效审计实践经验得到有效积累

  经验源于实践。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通过近几年绩效审计的探索实践,取得了四个方面的经验和体会。一是全面充分的审前调查是确保绩效审计方案科学合理的重要前提。要保证审计内容符合审计业务实际并取得实效,就必须花大力气做好审前调查工作。二是开展绩效审计必须始终重视和强化合规性审计基础。从检查发现的问题来看,许多绩效问题确实由合规性问题引致。合规性审计是开展绩效审计并取得实效的基础,必须不断巩固和强化。三是开展绩效审计必须注重多种审计方法并用。除了采用查看资料、翻阅凭证、复核分析等传统合规审计方法外,绩效审计应更多地运用个别询问、多层次交流、调查问卷、先进标杆比较以及功能效果测试等多种审计方法,保证绩效评价的全面客观,确保查深查透,促使最大程度地揭示问题和缺陷,取得满意的预期效果。四是多层次交流磋商是确保绩效审计目标实现最大化的有效措施。由于绩效审计更多的是要做出“好不好”以及“能否更好”的判断,因此内审人员应在多方交流磋商并建立一套得到被审计对象认同的绩效指标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对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绩效做出客观评价,同时还必须就有关问题与被审计对象和同级业务主管部门进行广泛充分的交流讨论,认真听取对方的意见,达成共识,营造一种良好互动的审计氛围。

  (三)内审转型新理念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通过探索开展绩效审计实践,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内审部及全体内审人员不断强化和巩固内审转型的理念,即:为更好地发挥内审的咨询服务作用,在审计内容上,必须由单纯关注制度执行的合规性审计,逐步向关注流程运转的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审计转变,向关注资源配置和目标实现的绩效审计转变;在审计方法上,必须由单纯的账务核对方法,逐步向运用调查、测试等分析性审计和动态评估式审计方法转变,逐步由手工审计手段向更多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手段转变;在审计评价上,必须由合规性审计简单的“对与错”评价,逐步向更多关注控制强弱、风险高低、危害大小以及效率、效果情况的评价转变;在审计功能上,必须由单纯的查错纠弊功能,逐步向更多发挥顾问咨询作用、更具建设性的增加价值功能转变。

  (四)绩效审计成果运用实现最大化

近几年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通过对绩效审计的探索实践,不但为本单位和有关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组织治理提供了确认、咨询服务,而且通过认真总结、深入研究、深化提高,进一步提升审计成果的运用水平。我们通过提炼总结形成的杭州中心支行对浙江省内部分支行技防改造工程绩效审计调查相关经验材料,不但被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内审实务与理论》刊登介绍,在2013年总行内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得到点名肯定,还在杭州中心支行张健华行长的署名文章《基层央行内审转型的路径探索》(《中国金融》2012年第23期)上作了详细阐述。2013年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机关大楼运行成本管理绩效审计调查的许多实证素材也为上海总部制定、完善《央行大楼运行成本管理绩效审计调查操作指南》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借鉴,得到上级行的充分肯定。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内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