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大胆创新工作模式 努力提高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水平

摘要:加强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是城阳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加快城阳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规模以下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是全部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GDP核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几年来,城阳区统计局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需求,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不断改进。
一、规模以下工业统计中存在的问题
规模以下工业采用抽样调查方式,样本单位从最初的国家样本,到目前的国家样本、县级样本双管齐下;报表报送形式也由原始的纸质,到网上直报全面推行;规模以下工业的方法制度以及总量测算办法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高。从近几年的工作情况来看,这项工作在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的领导下,通过城阳区统计局及广大基层的共同努力,在搞准大数、反映问题、提出对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
(一)入账数字与上报数据存在误差
1、报表报送日期提前,企业财务报表未编制。目前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区一级报送日期为2月、5月、8月、11月10日前,企业报送日期需提前至少三天。企业上报的统计数据主要依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但部分企业财务报表在报表期尚未编制完成,只能由企业统计(会计)人员估计上报,导致数据与实际不符,特别是在报送去年同期数时总是不一致。
2、现金交易部分没有统计在内。企业财务报表所记录和所反映的只是企业的部分生产经营活动,即企业出具发票的部分。而不出具发票的部分,即企业现金交易部分就没有统计在内。尤其目前,一些小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争取利润,不索取发票,现金交易部分就越来越多,比重也越来越大,这部分统计成为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最大的漏网之鱼。
3、企业统计人员对统计指标理解错误。如报告期上报的是累计数而不是当月数,每年1季度报送的是1-2月累计数而不是上年全年数,主要经济指标单位是千元而不是元,电力消费指标是千瓦时即度,而不是千度,等等。
(二)非目录企业样本上报不全
非目录企业的引入是为了解决目录企业抽样框覆盖不全的问题,对于测算企业单位数和工业企业总产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对遗漏或新增的非目录企业样本清查摸底或调查不全,就失去了双重抽样框设计的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非目录企业样本的上报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对非目录企业样本更新不及时。样本村在每年年初对区统计局下发的非目录企业样本进行一次性摸查后,就以此为依据,不再进行调整更新,每季如此;二是漏报未纳入名录库中的非目录企业。由于基层工作量较大,样本村调查员一般都是兼职,基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实地调查是否有不在名录库中但又实际存在的非目录企业。
(三)抽样框维护更新工作难度较大
由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户受市场、资金等因素影响,生死频率较高,要掌握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和个体工业户的增加和减少的情况难度很大。因此在确定样本框、抽取样本之前,经常性的查漏补缺和删除不存在企业是必须要做的。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基层统计人员往往很难发现哪些企业已经倒闭、哪些企业是新增的,这里面有统计人员身兼多职、工作任务重、无暇顾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缺乏科学的方法。
(四)基层统计部门人力、财力不足
按照抽样调查实施方案,区统计局负责组织各级样本的实地调查,从工作布置到业务指导、样本报表收集、审核以及录入都是义不容辞的工作任务,而各街道的统计部门对此项调查工作却存在诸多不足。一是缺乏专人专职负责。各街道统计部门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问题,在专项调查和业务报表越来越繁多的情况下,统计人员大多都是身兼数职。二是缺乏时间和精力。规模以下工业调查时间为每个季度的前一个月初,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专业人员催报业务报表已是疲惫不堪,下村调查样本企业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三是缺乏必要的经费支持。对于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省、市调查队明确指出,要在调查经费、工作条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保障,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财力支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查员都在忙着发家致富,对于缺乏必要物资刺激的抽样调查,根本没有积极性。
(五)总产值测算数与市队反馈数存在差距
从2011年1季度开始,市队对各区(市)规模以下工业产值、增加值实行下管一级,《青岛市规模以下工业县级抽样调查方案》也明确规定了县级总体总量的推算办法:
工业企业评估数=区上报工业企业数*调查企业变化率,
调查企业变化率=实际调查企业数/样本框应调查企业数(目录企业),
实际调查企业数=样本框应调查企业数(目录企业)-消亡企业个数+新生企业个数(非目录企业);
工业企业产值评估1=工业企业数量评估数*国家样本企业均值;
工业企业产值评估2=工业企业数量评估数*县级样本企业均值。
从目前的推算方法来看,区统计局严格按照上述办法推算工业企业数据,再加上根据年报推算的个体工业数据,得出整个规模以下工业的总体总量。但是,市调查队从总量、增长速度、比例结构和人均水平诸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反馈的规模以下工业总体总量与区统计局上报的数据不一致。例如2012年年报城阳区上报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为209.27亿元,反馈数据只有203.12亿元.。建议市队能将各区(市)的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推算更加明确化、程序化和透明化。
二、进一步提高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规模以下工业是在工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量大面广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广泛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了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发挥。规模以下工业对于推动经济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解决就业问题、改善民生以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强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是城阳区深入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是加快城阳区新型工业化建设,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切实满足国民经济分级核算需要的迫切要求,是切实为各级政府管理提供统计调查服务支撑的具体体现。因此要充分认识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调查工作,努力取得新成效。
三、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创新的主要思路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和社会布局在不断发生变化,对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统计调查的任务越来越繁重,统计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因而要求我们必须不断创新。
(一)创新培训形式,注重培训实际效果。一是搭建教育培训平台。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在城阳统计信息网“学习园地”板块详细讲解《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及统计基础知识。二是丰富业务培训内容。要确保具体组织和实施调查的工作人员,能弄清和熟悉调查指标的口径、范围和对容易出错指标的把握。此外,还要加强调查员的技能技巧培训,全面掌握调查技术要领,通过“看”、“问”、“算”等各种形式,采用现场估算、成本倒推等方法客观评估被调查者提供的数据,以降低现场调查的失真程度。三是注重道德培训。培训重点既要使调查员增强责任感,又要做到依法统计,要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实事求是的统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依法统计观念,坚决反对统计工作中的弄虚作假行为。
(二)加强一线指导,理顺统计管理体制。目前,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实行网上直报,但是非目录企业和个体工业单位都要求辅助调查员开展实地核查和调查。对于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而言,一线的基础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区统计局应多下一线开展工作。一是增强街道和社区对规模以下工作的重视程度,提升基层对这项工作的认识和把握;二是通过了解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开展情况和基层调查人员配备等情况,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切实帮助基层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探讨好的工作经验、做法,并逐步推广。三是可以实施质量抽查,加强数据监督,减少非抽样误差。在每季报表上报过程中,每次抽查不少于10%的样本单位,抽查内容为抽样调查表中的主要指标。对质量不符合要求的,坚决要求重新调查,并作为下一季度重点监测的对象。,
(三)深入企业调研,确保样本单位准确。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数据通过抽样调查获得。样本单位数据参加省、市规模以下工业数据汇总,从而推断全省、全市规模以下工业总体。样本单位数据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省、市总体数据,因此抽样调查对样本单位和数据质量要求更高、更精确,样本差之毫厘,推算的总体就失之千里。为保障样本单位的准确性和代表性,必须从两方面深入企业调研。第一,城阳区有国家样本企业60家,非目录企业26家,县级样本企业70家,各级样本中均存在关闭、被合并、停产、转产等企业特殊情况。要深入调查研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第二,对于筛选出的新增非目录企业,通过企业调研建立联系,询问生产经营情况,调查其税务数据,实地查看企业,确定是否存在越界问题,并要求企业提供单位会计电话号码,下发纸质统计台账、电子报表和文件说明。
(四)开展统计分析,把握经济发展形势。要充分认识统计分析的重要性,加强对微观经济活动的调查研究,强化对各种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分析,准确把握经济运行状况,努力为各级党委政府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高、操作性强的统计分析报告和政策咨询建议。春江水暖鸭先知,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要结合企业上报的经济指标数据和通过调研获得的第一手鲜活材料,充分了解企业、工厂的生产经营和行业发展状况,透过微观看宏观,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规模以下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变化、新问题,正确分析和判断经济发展趋势,及时向各级党政领导反映,为各级党政领导及时、果断和有效地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围绕党政领导关心的工业小微企业发展、稳定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大力加强专项统计调查。
(五)坚持革故鼎新,推行企业联网直报。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企业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系统,是2013年国家统计局年度重点工作督办事项。2013年初,城阳区统计局全面开展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联网直报条件核查。核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生产是否正常、是否具备联网直报环境、企业详细联系方式等多个方面内容,通过详细核查摸清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现状,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顺利纳入一套表联网直报做好准备。作为统计四大工程的联网直报系统,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减少报表上报中间环节、提高调查工作效能、确保源头数据质量的有效途径。城阳统计局在走访企业的同时,加大网上直报的宣传力度,增强企业对联网直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企业充分了解网上直报的安全性、便捷性和实用性,使其明晰调查方法改革思路,赢得企业的支持与配合,为全面推行联网直报做好宣传工作。
(六)加大执法力度,规范统计报表行为。统计法是统计数据质量的有力保障。各级统计部门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把统计法律法规宣传到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所涉及到的全部企业和个体工业户,使他们知法、懂法、依法填报抽样调查表,如实报送统计数据,切实解决私营企业和个体工业户瞒报统计数据的问题。同时要开展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对那些违法严重的私营企业和个体工业户要依法进行查处。统计部门还要认真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数据质量检查核实工作,根据检查核实的情况对抽样调查数据进行评估、修正,使抽样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真实性。
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发展的历程,是一个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创新是统计发展的关键动力,它为统计事业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因此,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创新要密切关注工业小微企业发展的现实,紧紧围绕各级党委政府的需求,坚持领导决策到哪里,统计就跟踪到哪里,经济发展到哪里,统计就服务到哪里,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各界的要求。只有这样,我们的规模以下工业统计创新才会有力度、有成效,才能推动统计事业的向前发展。
作者田 斐 单位:青岛市城阳区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