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推行会计主管委派制初见成效
2007年年初,莒南联社率先在全市农村信用社系统推行了会计主管委派制。会计主管委派制的实施,给全社的内部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喜人变化。
——严格委派程序,公开选拔人才。年初,联社通过开展竞争上岗,优化组合活动,使得一批业务水平较高、工作责任心较强,职业道德修养较高的人才脱颖而出。这次被委派的29名会计主管,平均年龄34岁,其中8人为近几年新入社的大学生员工,大专(含)以上学历24人,占比83%,年龄和学历结构更加合理,基本上达到了会计主管委派制所规定的任职条件。
——创新管理模式,明确委派重点。为配合会计主管开展工作,避免实际工作中出现“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现象,联社在管理模式上进行了创新,规定会计主管的人事管理上挂联社,工资待遇参照联社中层副职标准执行,并不得在受派机构获取任何经济利益(包括福利待遇)或报销与工作无关的费用,试图从个人利益上割断与受派单位的联系,来保持委派会计主管相对的独立地位,最大限度地体现对联社负责。近期来,严格要求委派会计主管正确处理好服务与监督的关系,日常工作中把委派监督的重点转移到会计核算和贷款把关等环节上来。同时,鼓励委派会计主管放手工作,大胆管理,不辜负联社的厚望和重托。
——加强后续管理,确保委派效果。会计主管委派制是新生事物,但并非“一派就灵”,因此,制订规范措施,加强对会计主管的后续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委派制实施后,联社随即出台了《莒南联社会计主管考核实施细则》。细则规定:会计主管的工资由联社根据考评结果统一发放,按季并实行百分制考评。具体细化为专项检查35分、职责履行30分、考试成绩5分、优质服务10分、劳动纪律10分、报告及安全保卫10分。为督促委派会计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履职水平,联社核算管理部启动了“一、二、三”计划,即:每月1日固定为会计主管培训日,每周召开一次例会,组织两次学习,每月开展三次岗位技术练兵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了会计委派工作的效果。很多会计主管表示履职时比过去底气更足,自觉履职意识比过去明显增强。特别是在今年室内人员普遍不足,加之新手较多的情况下,大部分会计主管都能带头实干,正确组织账务核算,切实发挥了会计主管的龙头带动作用。其中,汀水社的会计主管李世华表现最为突出。小李今年27岁,法律专业本科毕业,2003年参加信用社工作,2007年1月竞聘到汀水社担任会计主管。汀水社距离县城80多华里,地势偏远,再加上近几年经济效益不好,收入相比其他社较低,员工人心不稳,士气低落,室内现有人员中,老员工在年初的优化组合中基本都走光了,除1人外,其余均是2006年以来入社的新员工。针对这种情况,小李没有畏难发愁、埋怨等靠,而是立足于实干,靠自身做出表率来带动影响柜员,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他坚持早起打扫卫生,使营业室环境始终保持清洁卫生。为帮助柜员尽快熟悉业务,减少和避免业务差错,当柜员办理业务时,他总是站在旁边细心观察,认真复核,并指出操作中不规范的地方,帮助其改正。一有空闲时间,他就和柜员一起练习点钞和珠算技术,探讨业务疑难问题和解决办法,在营业室内营造了一种紧张和谐而又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目前汀水社员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业务经营逐渐步入正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