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信息化 强化审计成果有效落实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审计部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审计部在2004年10月成立之初,就直接跨越传统的“查错纠弊”式审计进入“为企业增加价值”的增值型审计。
近年来,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审计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审计部也看到了自身的发展瓶颈,每年所做的项目不少,报告报批时公司各级领导也很重视,但每到年底一看,部分成果却未真正得到有效落实。有一次被审计单位的负责人在审计结果沟通会甚至抱怨:“我觉得你们审计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都对,但是并不是我们不想去整改,不去落实,可真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一语点醒梦中人,审计部为此组织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对“审计成果落实难”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达成以下共识:一是部分审计项目存在审计建议“高、大、全”,看似都对,但却无实质指导意义;二是审计业务流程未实现有效闭环,审计报告出具后,后续的整改跟踪由公司企管部通过计划落实,企管部对审计提出问题和建议的背景不甚了解,影响整改效果;三是后续专项审计一般隔年进行,这样对整改落实的跟踪时效性大打折扣。
找准问题症结,审计部在分管领导的重视下,借助不断推进的信息化工作,提高审计建议质量,创新审计跟踪工具,强化审计建议有效落实,确保审计成果真正落地,实现“审而用之”。回顾这三年的转型,主要尝试了以下两个方面的做法:
第一,坚持“急被审计单位之所急,需被审计单位之所需”,积极换位思考。在开展审计项目时,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结合信息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改善建议,有效降低被审计单位的“痛苦指数”。以销售管理审计和辅料采购管理审计两个项目为例,审计中发现超授信发货管控不到位、低价销售订单审批执行不到位、个别辅料供应商质保金未按合同约定等问题,针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进行深入分析,其共同点都在于信息化利用不足,容易给舞弊者留下较大的“机会”,甚至是“借口”。这两项业务都采用人工管控,纸质审批,无法实现实时审批,尤其是涉及需要多个领导会签时,工作效率较低,有些未批的超授信订单由于领导出差等原因,口头请示之后,后续未及时补办手续。辅料供应商质保金未留足问题,主要集中出现在供应商同时给集团公司和多个子公司供货的情况,与供应商的采购合同部分是以集团名义签订的,同时适用于各分子公司,而按照原货款支付流程数据取数设置,采购助理在发起支付申请时,只能看到货款所支付公司的应付账款余额,而无法获取该供应商在其他分子公司的欠款情况,这样就出现了所谓的“三不管”盲区。
如果审计仅仅针对发现的问题,不进行深入剖析,将会提出两条“高大全”的审计建议——“建议分子公司超授信、低价销售审批严格按规定执行”和“建议采购审核人员在辅料资金支付时严格履行好质保金把关审核职责”,缺乏可操作性,类似的问题还会继续存在,正所谓“治标不治本”。审计应履行的职责,不仅仅是“警察”的角色——到处抓“坏人”,更应做的是“保健医生”的角色,因此针对上述审计发现的问题,结合原因分析,提出了“建议由市场部牵头向信息部寻求支持,对超授信和低价销售订单管控由人工管控向系统管控转变,由纸质审批改为电子流程审批,确保公司《销售管理规定》执行到位”和“建议采购部向信息部寻求支持,改善辅料供应商付款审批流程的数据取数设置,实现按供应商名称实时抓取集团公司和各子公司的应付账款余额,使采购助理在发起支付审批时一目了然”的审计建议。审计建议得到了被审单位认同采纳,审计后被审计单位、主管职能部门和公司信息部进行了积极沟通,落实审计建议。在后续跟踪中,我们发现上述两个问题通过信息部技术攻关都得到圆满解决,基层销售接单人员反映:工作轻松了!挨骂少了!管理层反映:这两项销售管理方面的重大风险终于落到实处了,心理踏实了!这几句朴实的话语是对我们审计工作最大的肯定。
第二,审计工作同样做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进一步强化审计成果的有效落实,2013年审计部联合信息部在公司协同办公系统《审计工作平台》基础上,自主重点开发了《审计整改后续跟踪流程》,由审计部组织专人在审计报告报批后发起该流程,针对性弥补审计业务未有效形成闭环的短板,实现审计整改实时跟踪。我们的做法:一是审计整改跟踪表单设置精细化,流程发起后,要求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发现的每一项问题,逐一填写整改行动、改善方案,并明确计划完成日期和相应的整改成果,利于后期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二是设置整改到期自动提醒功能,流程会根据被审计单位填报的计划完成日期提前7天进行提醒,通知被审计单位整改责任人提交相应的整改成果,同时提醒审计部流程发起人进行跟踪,实现审计整改每到期一条就跟踪一条,审计整改跟踪及时性得到大大改善。三是通过系统报表开发,建立审计整改跟踪数据库,实现可按审计项目、项目主审、被审计单位、整改完成时间和整改完成情况等字段的查询功能,使所有的审计整改均处于有效管控之中,扫除审计整改跟踪盲点。四是定期汇总审计整改跟踪成果,按季度出具审计整改后续跟踪报告,报送公司管理层审批,审批后对于其中仍需整改事项,继续通过该流程进行持续跟踪,直到整改到位为止。
近年来,审计部借助信息化,在推动审计成果有效落实方面作了一些有效尝试,得到了公司高层和被审计单位的肯定,促进了审计环境的不断优化。现在,我们的审计建议不再高、大、空,而是十分接地气,能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积极认同,被审单位从惧怕审计逐渐转变为欢迎审计,在被审计单位眼里,我们的角色逐步由“警察”向“保健医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