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平台建设 促进乡镇公共财政管理服务工作下乡村
开展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是落实“三基五财”工作要求,加强乡镇财政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公共财政管理服务工作下乡村的具体体现。2013 年年初,浙江省在总结2012 年试点工作基础上,发文决定在全省全面推开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经过各地财政部门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2013 年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任务,“一站式、一条龙、一卡通”式的乡镇公共财政管理服务工作新格局已初步呈现。
一、主要成效一是加快了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
截至2013 年底,全省(不含宁波)共有62 个县(市、区)成立了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56 个县(市、区)制订了《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已建成了416 个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场所;14 个县(市、区)已上线运行省财政厅统一开发的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软件。
二是促进了乡镇财政机构建设。截至2013 年底,全省(不含宁波)10 个设区市财政局中有4 个单独设立了乡镇(基层)财政管理处,6 个乡镇(基层)财政管理处与预算或农财机构合署;74个县(市、区)财政局中,单独设置乡镇(基层)财政管理科的有33 个,与预算、农业机构合署的30 个,未设的11 个;已有901 个乡镇单独建立了乡镇财政所(局、办),机构设置率为90%。
三是整合了资金“一卡通”发放。许多县市通过开展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纵向联网县乡财政部门,横向联网公安、社保、民政、农业等部门以及商业银行,有效整合了原先分散在各个部门的涉农补贴、社会保障、民生补助等资金,把“一个部门、一项资金、一家银行、一张卡”的“七卡八卡”整合归并到以社保卡为主的一张卡上,初步实现了“一卡通”,既节省了资源,又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群众的日常使用。
四是促进了乡镇公共服务和基层政权建设。开展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个门进、一个平台办事、一卡通使用、一本册明了”的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模式,方便了村民群众办事,提高了乡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成为地方政府加强农村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创新的一个有力抓手。使乡镇财政职能得到了发挥,促进了基层政权组织建设。
五是方便了群众查询和监督。通过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对补助政策、办事流程、资金信息进行公开,有利于方便群众查询和监督,减少不当支付现象,避免财政资金被挤占挪用。
二、下一步设想在取得积极成效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少数县(市、区)重视不够,有坐等观望态度,工作进度慢;二是平台软件所需相关数据采集难(如公安的人口户籍信息)。为此,乘势而上,坚定不移地全面推进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并加快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实施推广工作进度,确保省财政厅提出的“力争到2014 年底,全省有70%的乡镇开展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的目标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一)切实做好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市、区)财政局要积极争取当加快平台建设促进乡镇公地党政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建立工作领导小组,主动与当地农业、民政、社保、公安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并做好财政局内部各职能科室的业务协调,形成领导重视、部门协同、责任明确、分工落实的工作机制。2.制订实施方案,加快工作进度。各县(市、区)财政局要根据省有关规定进一步明晰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职责,结合本地实际, 制订相对细化且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规范业务,提出各时间段的工作安排和要求。3.切实发挥平台作用,合理安排业务流程。各县(市、区)财政局要明确将哪些补助资金项目纳入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可先对各项涉农补助性资金的管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指导乡镇对各项资金所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和合理整合。4.整合归并银行卡,实行补助资金“一卡通”。实践证明,以社保卡为目标,既能促进社保卡由市民向农民覆盖,又能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共沐公共财政阳光。各县(市、区)财政局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和乡镇对所有补助性资金发放专户、银行卡等情况作一次详细摸底调查,力争将各类补助性资金发放的“七卡八卡”归并到“社保卡”,努力扩大“社保卡”在乡村的使用范围,促进城乡“一卡通”使用,使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真正成为便民利民和促进公共服务下乡村的有效载体。5.加强配合协调,确保相关信息数据的提供和比对。各县(市、区)财政局要发挥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的作用,确保及时提供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比对所需的公安、民政、社保、农业等部门的信息数据。6.落实人员力量,做好管理信息系统维护。各县(市、区)财政局要统一组织开展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培训,做好管理信息系统的安装、管理、使用、维护等实施应用工作。并指定落实好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做到有相应的技术力量负责维护保障。
(二)加快推广应用平台软件1.完善平台管理软件。按照“数字财政”建设要求,在完善业务需求规范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软件。2.创新服务平台展示方式。在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软件中引入数字电视系统,通过平台与数字电视互联,拓展乡镇公共财政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实现方式,为广大民众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查询。2014 年拟先选择已上线运行的个别县市搞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再在面上推开。3.加快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软件在全省的推广应用工作。为便于做好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工作的有序安排协调,将对各地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完成情况及2014 年实施计划进行一次调查摸底。
(三)加强指导和考核1.加强业务指导。乡镇财政是公共财政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是财政政策落实到位的“主通道”。省财政厅将适时召开乡镇财政建设工作推进会,加强学习交流,提高管理水平。厅内相关处室要进一步加强配合,形成合力,从预算管理、资金拨付、使用监管等方面加强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指导。2.加强考核。考核评价是指挥棒,是推进工作的必要手段。为推进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要根据省财政厅2013 年印发的全省乡镇财政管理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大对各县(市、区)的乡镇公共财政服务平台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和通报,并与补助经费适当挂钩。各县(市、区)财政局要细化考评工作,加大对乡镇的督导,以此来推进全域乡镇公共财政管理服务工作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