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对涉农文体资金检查的探索

在全国财政系统上下普遍开展涉农资金检查时,喀什地区按照上级财政部门要求,适时开展了涉农资金检查。通过对涉农文体资金检查,认真分析梳理涉农文体资金存在的问题,结合本地区实际,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商榷。一、基本情况在国家日益繁荣文化和体育政策导向下,特别是向繁荣基层文化、体育事业倾斜、加大资金投入具体措施实施中,涉农文体项目、资金逐年加大,为繁荣和壮大喀什地区文体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助推,迎合了当前喀什地区基层群众对文体各项硬件设施改善和软环境建设需求和渴望。

(一)涉农文体资金种类

喀什地区涉农文体资金,主要是上级财政部门专项转移支付资金,按照财政部对专项资金收支分类划定,喀什地区自2013 年至2014 年,共使用4类文体涉农资金,即: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农牧民健身工程专项资金、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免费开放资金、以及农村文化建设奖励资金等。

(二)涉农文体资金规模1、按年度划分。2013 年,上级拨付喀什地区涉农文体资金4222.2 万元,其中: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2215.2 万元,农牧民健身工程专项资金450 万元,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免费开放资金1075万元,农村文化建设奖励资金482 万元。2014 年,上级拨付喀什地区涉农文体资金10941.4 万元,其中: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1846.4万元,农牧民健身工程专项资金8020 万元,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免费开放资金1075 万元。2、按资金分类划分。2013 年至2014年,两年上级共拨付喀什地区文体涉农资金15163.6 万元,其中: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061.6 万元,农牧民健身工程专项资金8470 万元,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免费开放资金2150 万元,农村文化建设奖励资金482 万元。

(三)资金结转结余情况1、地区本级结转结余情况。拨付资金为100%;无结转结余资金。2、县(市)结转结余情况。2013年结转资金458.62万元,占总拨付资金的10.86%;结余资金没有。2014年结转资金372.85 万元,占总拨付资金的3.41%;基建项目在2015 年实施中,结余资金至检查时无法核定。3、乡镇结转结余情况。2013 年结转资金1.14万元,占总拨付乡镇资金3763.58 元的0.03%;结余资金没有。2014 年按拨付资金使用,抽查乡镇中无结转资金。

二、取得的成效

1、文体活动氛围日益浓烈。喀什地区是维吾尔族群众聚集区,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历来就有“歌舞之乡”美誉,这就为文化强区、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去宗教极端化”活动日益深入,健康文体活动的繁荣,不仅是地区主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成为各县(市)领导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共识。呈现出各种文体活动开展日益频繁、开展活动途径广泛、形式多样、资金直接、间接投入力度逐步加强等特点。

2、资金引导作用得到彰显。近年,实施的电力系统“农网改造”、广电系统“村村通”、文体系统“文化下乡”、财政系统“家电下乡”等惠民工程,大量资金投入,改善了文体发展硬件设施条件,为文化繁荣奠定了相应的物质基础条件;同时大量投入涉农文体资金,助推了基层群众日益高涨的文化需求,资金引导作用逐步体现。

3、文体亮点初步显现。喀什地域辽阔,不同区域内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点。地区适时提出“文化强区”战略定位,十分贴合喀什实际。文化以其涵盖面广、穿透力强、群众喜闻乐见等特点,作用于当今知识社会各方面,对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凸显。发掘喀什优秀文化特色,形成文化产业链,激励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喀什民族饮食文化、维吾尔风情文化及民族歌舞已享誉区内外,近年的陶器、刀郎舞、十二木卡姆音乐、农民画等亮点日渐发现。

三、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对涉农文体资金检查中,按照专项资金财务管理规定和要求,共发现4 类6 项问题。主要有:帐表不符、会计核算不实(未按规定建立账务、用权责发生制虚列支出)、截留滞留财政资金、挪用专项资金、未按规定办理基建招投标手续施工和未按规定办理政府采购手续采购等。针对以上产生的问题,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5个原因:1、资金管理制度执行不严,实际操作失于规范。一是法规意识淡漠。对专项资金使用时,未严格按照专项资金使用规定进行资金支付,有些未有效建立专账核算制。二是资金使用周期规定不明确。部分项目管理制度未明确建设年限和年度结余结转资金使用规定,只能长期结转结余在公存户中。三是资金管理制度细化程度不够。在上级专项转移支付中,上级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的部分项目和资金管理制度中,由于细节规定或要求不够具体明确,造成实际管理上主观随意性增加。2、经济发展滞后,资金整合考虑不足和缓慢,致使区域控制性文体设施匮乏。喀什地处欠发达地区,自有财力捉襟见肘。财政收入占支出的比重较低。在国家西部大开发、对口援疆利好下,国家和自治区加大了对喀什转移支付力度,缓解了喀什财政困难程度,提速了喀什经济发展速度,但喀什文体项目资金分散和不均衡问题一直凸显,一些文体项目需要资金共同整合才能发挥综合使用效益,而资金筹集的艰难和时间滞后;再加受专项资金敏感的政策界限所限,资金使用分散,即“撒胡椒面”。造成资金的不完整和足额,致使区域文体控制性项目实施举步维艰,对壮大文化产业和发挥文化引领作用严重不足。3、受项目实施审批环节和气候影响。一是审批环节多。现实中,项目实施仍有许多步骤要走,项目征地、搬迁、设备采购等繁多系列工作要做,涉及多个部门审批和协调工作,有一定的时间周期;而且工程类项目资金支付实行的是报账制。[工作思考]26茺2015/6茺新/疆/财/会[工作思考]二是受季节变化影响大。喀什地域主要处于暖温带气候,季节性施工期有限,工程施工、竣工极可能跨年度,而且工程材料、设备费和人工费变化与当初项目申报时的差异,都有可能造成项目完成拖延,项目资金在财政专户和行业部门账户结转成为现实。4、人员素质不足。一是受编制所限,会计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即使现有安排的财会人员,在专业水平和从业职业道德方面严重欠缺,达不到最低工作标准要求。二是受经济发展和安全稳定形势所限,招聘人员困难和原有工作人员辞职的情况表现突出。5、工作效能不够。一是重建轻管。部门利益固化,重资金争取,轻预算执行,重项目安排,轻资金绩效,致使资金闲置浪费,文体丰富群众文化生活职能被肢解。二是项目实施进度不尽人意。基建项目前期工作薄弱,一些县(市)为履行项目实施各类基建项目实施流程,需要补充资料尚多,致使项目开工、实施、完成久拖不决、无法及时发挥资金使用形成实物工作量效益。

四、整改措施1、加快资金执行进度。财政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将进行充分工作沟通,在重申资金支出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加快资金转化成实物工作量进程。2、分门别类细化管理制度。针对涉及目前文体资金分散、涉及单位广、项目门类多等情况,细化各类资金管理制度,明晰要求,按照规定,借助各类项目实施平台,全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3、加大工作督查力度。通过此次检查为契机,下半年再组织一次文体项目、资金检查工作,做到工作不“缺位”,切实履行监督责任。4、严肃财经纪律,加大问责。就此次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不认真整改和抗拒整改的,充分履行党组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向相关纪检监察部门提请处分问责。五、工作建议1、细化文体涉农资金管理制度。一是严格项目审查、上报文体系统项目,将项目审批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厘清。二是对涉农文体资金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梳理,按照相应的会计制度,细化会计科目应用和财务管理流程。三是对于基建项目,要求严格按照基建管理要求进行,减少人为因素。2、加快资金整合步伐和进程。为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整体效应,切实转变投资理念,将分散资金形成合力。建议:一是按照行业主管原则,加大涉农文体资金均衡性一般转移支付在转移支付资金中的占比,减少专项转移支付额度;二是将同一行业、系统内、用途相近的项目资金进行整合,或将能实行PPP模式项目资金互为配套混合投资,既缓解投资配套压力,又为营造“政府引导、社会投入、自主经营”投资格局奠定基础。3、有效建立项目备选库制。一是分级建立地、县(市)文体项目申报项目备选库;二是建立项目库筛选制,对于不符合地区文化发展总体规划、重复建设、未进入项目备选库的项目,原则上不予申报。4、明晰人员编制构成数量。一是编制部门在核定文体系统单位编制时,明确单位编制中财务人员岗位数量和要求;二是引入财政部门对单位财务人员上岗资格核查制。对单位招考财务人员资格予以把关,防止与岗位职能不相匹配。5、拓展和深化工作效能督查范围和内容。一是建立年度内定期核查制,使核查成为常态化;二是赋予行业主管部门相应的纪检监察权,对督查发现问题进行处理,行业主管部门向纪检监察部门报备;三是对地区文体资源进行整合,切实将人文资源转化成经济优势资源,达到既繁荣文化,又增加文化产业经济收益的目的。(作者单位:喀什地区财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