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钢铁企业以“项目制”为抓手挖潜降本增效措施与实践探索特色

张华

近几年,产能严重过剩,需求不断减弱,产品价格大幅下滑,环保门槛高筑,企业间竞争加剧,亏损、微利成为了钢铁企业面临的新常态。为有效应对经营困境,全行业都加大了挖潜增效的力度,湘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通过实施了IPD(集成产品开发),公司重点品种销售占比由12%提升至28%,年重点品种创效额由1亿元增加至3.5亿元以上;通过内部挖潜降本,吨钢工序成本同比较2012年降低307元;通过节能降耗,公司自发电占比由43%提升至90%以上,吨钢外购能源成本由271元降低至112元;通过物流攻关,矿石转运成本由100元/吨降低至80元/吨。

一、湘钢项目挖潜的具体做法及现状

项目制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合作团队,打破相互之间壁垒,集中力量解决问题。湘钢通过逐级分解落实战略目标,把大事做小,把小事做细,做到事事有人管,层层有落实,将挖潜增效落到实处。具体做法如下:

一是建立由公司领导牵头,财务部、生产管理部组织,公司副总工程师协调推进的动态管理机制,从立项、跟踪、效益审核、奖励兑现、项目总结到项目推广,实行闭环管理。

二是项目划分为公司级、厂级、车间级以及专项项目,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其中需要跨单位、部室组织推进的由生产单位或部室申报为公司级项目,由公司组织协调推进,包括系统推进降合金成本、设备国产化、产品提质项目等;各单位通过内部攻关,需要厂领导牵头推进的项目为厂级项目;车间自行组织协调可以解决的项目为车间级项目;财税创效等为专项项目。通过层层发动,形成了从下到上“金字塔”式项目管理架构。

三是每年底组织项目挖潜增效明星及组织奖评比,由财务部牵头评选出在年度挖潜增效推进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及个人,重点向生产现场以及一线职工倾斜,通过高规格职代会,由总经理亲自颁奖,在全公司范围内宣传、树立奋斗集体以及模范个人。

四是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报道,使项目制的理念和方法深入人心。在《湘钢报》建立对标专版,利用网络媒体平台,一方面介绍行业动态及对标企业关键技术经济指标情况,让职工了解到和先进企业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宣传报道在项目制中成功经验和事例,通过内外部对标交流学习,项目制的管理方法能够被大家逐步熟知和运用。

二、湘钢项目挖潜特色

1.以问题为导向,以现场为基础

湘钢对项目制的精髓进行了吸收,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以服务现场为落脚点,打破各部门界限,形成具有特色的湘钢项目制。目前生产单位的项目则主要来源于现场问题及财务与技术人员对标后的差距;各部门以服务生产基层,提升管理效率为项目主要内容。各二级单位项目中生产工艺优化项目占比30%,设备维护及国产化项目占比37%,节能降耗项目占比20%,都是围绕着如何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节能降耗提高效率来实施的。例如宽厚板生产的含硫钢容易出现裂纹,成立保硫钢裂纹项目组,通过现场跟踪,发现生产含硫钢时结晶器铜板通钢米数达到6000米时,铸坯摩擦力大幅上升,随即将过钢米数从8000米调整到6000米以下,裂纹问题得到大幅改善系统。

2.全员发动,统一行动

公司内部在宣传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形势的同时,也加大了项目制的宣传力度,使之深入人心,为广大员工所掌握,学会运用项目制的方法开展工作,进一步转变观念,打开挖潜空间,拓展创效领域。各级管理人员充分发动广大员工寻找有效益的新项目,不管项目效益大小,均为他们搭建平台,配置资源,落实激励,让熟悉市场、熟悉现场的人来指挥项目团队,将项目转化为效益,形成了以项目驱动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项目微信平台,现场岗位人员及时通报,各级管理人员抓紧协调、配置资源,形成畅通的信息渠道,实现行动统一。

3.企业文化引领,将项目挖潜提升到战略高度

一是赋予了“奋斗者”新的涵义:公司不仅需要勤劳苦干的“老黄牛”,更需要在岗位上能带领大家开拓创新、创造价值的“新型奋斗者”。在广大员工中倡导“以奋斗者为本”的主流价值观,并为以项目明星的方式营造“争当奋斗者”“以奋斗为荣”的积极氛围,为奋斗者的涌现和成长提供了新的舞台。

二是将项目制的创新与企业文化落地有效结合。高手在民间、智慧在基层,公司定期在单位之间开展“挖潜创效公开挑战赛”,根据项目产生的价值、可复制性、创新性和展示效果四个维度评选出优胜项目,通过相互学习和PK竞争,拓宽思路、激发潜能,进而寻找到更多更好的挖潜创效项目。

三是湘钢明确提出运用项目制深入构建精益生产、销研产一体化攻关、客户营销服务三大体系,推动公司战略执行,并且从精益生产与精细管理、IPD与市场营销、管理改革、组织能力建设业务板块方面成立18个公司级重点项目强力推进。项目挖潜成为公司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之一。

4.注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促进项目推进齐头并进,公司在注重树典型的同时,也优化了推进方式。以“推广一种经验,复制一个项目”为原则,一是定期组织在项目开展较好的单位召开交流会,互相学习借鉴;二是不定期组织项目培训,介绍其他单位找项目的思路以及成功的案例;三是在单位之间推广和复制一些项目,实现效益翻番。例如五米板现场交流会后,其转炉氧枪冷却水改造、LF炉炉盖冷却水优化、除尘系统压缩空气改造等项目立即在宽厚板、炼钢等单位得到有效复制。原项目年创效2000万元,推广之后可以创效5000万元。

5.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湘钢项目制开展至今,每个单位都结合自身情况形成了一套特有的项目制管理模式,较为典型的有:内强基础、外联市场的焦化厂模式;以对标先进、学以致用的宽厚板模式;以技术先行、精细管理的五米板模式。在诸多特有模式构建的过程中,转变观念非常重要,观念变了,思路开了,项目和效益就出来了。

三、湘钢推行项目挖潜的启示

湘钢项目挖潜目的是实现公司战略落地,项目开展紧紧围绕经营改善及价值创造;核心是兑现项目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各个层面管理者、技术人员以及普通员工一起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项目制的关键词就是团队、目标、激励、密度,即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各种力量打歼灭战,解决企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推进过程中有以下几方面启示:

一是管理者在挖潜上要有创新思维,思想不能保守,坚持领引项目开展落实。钢铁行业竞争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期,唯有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全力以赴的进取,项目挖潜的效果才能得到显现。管理者在项目制中要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着眼市场、紧盯现场,将自己作为项目平台的搭建者、资源的配置者和激励的提供者,运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职工挖潜创效积极性,要亲自牵头负责指标落实,做到“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在分解过程中,不是简单将指标分解,而是将每个指标背后设立项目作支撑。

二是正向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确保项目开展的长期有效性。推行之初,公司对降本项目效益进行了提成奖励,但有人认为二级单位绩效已体现了部分对降成本的奖励,存在重复奖励公司通过充分考虑认为项目挖潜就是要推行正激励,不怕让敢于突破、创新的员工多拿奖,相反让他们既得到荣誉又能得到物质奖励。

三是打破常规,组建精干、高效、节约的项目团队。要打破影响项目实施的壁垒,集中优势资源快速解决问题,想尽一切办法竭力降低成本。通过优化检修模式、改进工艺技术、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做到了从修旧利废中捡到金子,从减少浪费中拿回利润。

四是要把项目挖潜同高标准基础管理相结合,围绕问题抓项目,通过不断提高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支撑项目成效的稳固化及体系化。按照标准执行是生产稳定的基础,借助项目管理的方法,快速解决影响质量、生产等问题,不断提高技能,项目就在解决一个个问题中源源不断地涌现。要以大项目带动小项目,系统开展挖潜工作;要围绕“瓶颈”问题抓项目,而不是就项目而抓项目;要抓住关键环节,大胆创新方法实施项目。

五是要善于学习,在深入对标找差中定项目,学以致用。无论是国有钢企还是民营钢企,只要他们某项工作开展的比自己好,就要大胆“走出去”,低下头、弯下腰真心对标学习,还要想方设法把关键技术学回来、用在生产一线上,促进关键环节挖潜增效。必须放低姿态,带着问题去学习,不进会议室,而是真正沉下心来直接去现场,直接去跟班,抱着“只有真正学懂了才管用”的态度,掌握了很多对标单位的关键技术,将学习成果快速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