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财务人员整合金融资源主动肩负“一带一路”的建设目标

8月末的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校园,静谧美好。流水潺潺,草木葱茏,夏花灿烂,新结的果实压满枝杈,一片欣欣向荣。我们这群而立之年的学生又齐聚上海,开始湖南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企业二期)下半年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为期两周的培训。
上海,位于长江的入海口,海纳百川,开放包容。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学习,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有观念的冲击、思维的转变。我们懂得了应当具备国际视野、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我们的思维更加开阔、目标更加明确。同时我们也感到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必须只争朝夕。
工作多年后回到久违的学校,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更好地指导工作。看了课表之后,我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教授的《丝绸之路——历史地理背景和未来思考》一课尤为关注,原因是我就职于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这是一家成立于1994年的国家银行,主要职责是为扩大我国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推动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开展对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资,促进对外关系发展和国际经贸合作,提供金融服务。2013年,中央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简称“一带一路”)。而进出口银行自成立以来,一直以支持国际经济合作为己任,尤其在“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进出口银行予以高度重视,进一步加大了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业务开拓力度,取得了突出进展;同时也更加注重推动国际金融合作,与沿线国家金融同仁一道做实了许多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项目,获得了当地人民、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的赞誉、欢迎和支持。
虽然地处内陆省份,“一带一路”仍是我工作中经常接触的话题。尽管在工作中我已学习了不少有关“一带一路”的知识,但葛教授的课角度独特,听来耳目一新。基于对历史学的广博研究和国际形势的深刻认识,葛教授从历史地理背景的角度出发,带领我们理性地认识了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从而启迪我们正确看待当今的“一带一路”建设。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只有客观地了解历史,才能清醒规划未来。
历史上“丝绸之路”最初是指公元前2世纪形成的由洛阳、长安至中亚撒马尔罕的商道,因主要运送丝绸,19世纪70年代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命名为“丝绸之路”。
我们之前认为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从此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往返丝路,互通有无。但与我们平常的认知大相径庭的是:历史上“丝绸之路”不是由中国人主动开辟的,其维护的动力也主要在外界。中国从来没有主动利用过“丝绸之路”,也很少从丝路贸易中获利,经商者主要是中亚、波斯、阿拉伯商人。张骞的西行是出于军事和政治的目的,而非贸易目的。而且古代中国人只有天下观念,以“天下之中”自居,自诩物产丰饶,自给自足,缺乏全球观念和了解外界的兴趣和动力。
不同于历史,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由中国主动提出和规划的。由于沿途经济政治环境复杂,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另一端的一些国家来说,中国并非惟一选择,如果没有对方的主动响应就难以建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共同利益,使其他国家有动力付出努力,给予合作和支持十分重要。
在商言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要考虑怎样使对方有动力,如何使对方积极响应并能持续,这些都需要有相应的对策。为了解决各国之间的信任问题,加强国际合作,中国应该把“一带一路”建设的目的、具体的政策明明白白地告诉世界,对于已经不适合当今时代发展的国际战略应该光明正大地进行调整、公开宣示,在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利益和开发动力。
葛剑雄教授表示,“一带一路”是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如果实施得好不仅会解决中国的问题,也会推动全世界的共同发展。但与此同时,这种创新是前无古人的,不能寄希望于从历史经验上找到借鉴,我们需要全盘规划,谋篇布局。清晰理性地认识历史,联系现实,从一开始就脚踏实地去实践我们的中国梦。“一带一路”规划主要实现两大战略目标:一是扩大地缘政治影响,稳定周边,保障边疆稳定和能源战略通道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二是打通陆上、海上贸易通道,布局跨国产业链,促进东西部平衡发展。联系我的工作,支持“一带一路”建设,是进出口银行的职责所在。我们应该吸取历史上丝绸之路的经验和教训,发挥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支持和带动作用。
一、主动肩负起 “一带一路”的建设任务
“一带一路”构想诞生于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作为执行国家战略和政策意图、以维护国家战略利益和发展利益为己任的国家政策性银行,进出口银行要主动肩负起“一带一路”的建设任务,紧密围绕国家相关战略规划,深入市场考察调研,建立健全重点项目储备库;开拓创新,广开思路,因地制宜、“一国一策”地优化信贷产品;集中资源,提高效率,着力建设一批辐射效应大、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为东道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加快形成示范效应,争取更多沿线沿路国家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二、整合金融资源,发挥资金合力
“一带一路”建设资金缺口巨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与同业机构的沟通协作,整合金融资源,发挥资金合力,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更多贡献。全力参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融资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既要推动资金合作、共同支持项目,又要加强智力合作、共谋投资规划,融资与融智并举,强化对“一带一路”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领域的支持;加大与开发性金融机构、商业金融机构的业务交流,立足各自独特作用及我企业“走出去”现实需求,加强合作,优势互补,加大创新力度,共同提供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助力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一带一路”构想加快落实。
三、重视风险的管理和防范
在推动“一带一路”相关项目建设中,要重视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平等合作、坚持“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性,并不代表放弃资金的安全性而一味扩张,相反,健全的风险防范机制恰恰是政策性职能发挥的有力保障。而且,“一带一路”范围广、国家多,投资环境复杂,项目建设和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做好风险管理和防范工作尤其重要。首先是要做好前期调研,掌握东道国投资环境、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市场风险、技术适用性、文化差异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信息,根据其实际国情和项目特点,优化投融资方案;其次是要建立高效的风险识别机制和应急措施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增强对不可预见性风险和困难的应对能力。
中国进出口银行湖南省分行 刘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