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规划准备编制执行考核实践经验
一、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管理已经算是一个老话题了,相关的课程大家也都听过不少,但是听了陈国庆老师讲授的全面预算管理,才发现我们对全面预算的理解和掌握还差得很远。大家一致认为,在听过的关于全面预算的课程中,陈老师此次授课是最全面、最细致、最系统、最务实的,也是让我们受到启发最多的。下面遵循陈老师讲课思路进行逐一梳理。
1、管理控制与全面预算管理
陈老师从当下最热门也最具现实需求的管理会计入手,通过它们之间的联系展开了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讲解。
企业是一个资源配置的场所,通过解决资源有限与需求无限的矛盾来不断前进、创造企业价值。资源配置的手段主要为以下三个层次:战略引导、任务控制、管理控制。管理控制活动需要财务会计信息,因此将其称为管理会计。实现有效管理必然要借助信息化的力量,因此必须建立管理控制系统。在整个管理控制系统中,全面预算是企业战略执行工具的核心,自然也是管理控制系统的核心所在。
2、全面预算管理规划工作
在开始全面预算管理时,首先要进行整体规划,包括从财务预算到全面预算、从狭义体系到广义体系的思想转变, 预算模型的搭建等等。
根据不同的时间跨度,可将预算分为中长期预算、年度预算、季度预算、月度预算。中长期预算更重视资本预算、项目型的预算,更关注中长期资源的配置,一般只编制一二级预算;年度预算是最全的预算,包括一级预算、二级预算、三级预算(部门预算)、年度计划,更关注经营预算、资金预算;季度预算主要是为了解决环境变化的问题;月度预算主要是资金预算,一般不主张考核,主要为解决资金问题。对于这一点,感触颇深,目前工作中就是这样执行的,在陈老师的授课中进一步得到了印证,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
3、全面预算管理准备工作
在准备工作中,关于预算管理机构设置,陈老师的课件中做了很好的归纳,个人认为在工作中可以采用拿来主义,非常实用!罗列如下:①董事长或总经理担任预算管理委员会主任;②预算管理办公室可以设在财务管理部、也可以在运营管理部,更可以单列;③预算审计机构由内审部门承担,也可以外包;④预算考核机构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担任比较合适;⑤各责任中心可以是复合职能;⑥预算员归部门领导,听命于预算管理办公室,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
还有一点很重要:在准备阶段就要提前考虑预算考核的问题。因为按照目前的中国国情,预算考核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因此在准备阶段,就要想好考核的问题,使得前期一系列设置在后期的考核中具有可操作性。避免走到最后一环的时候发现行不通,可能使整个预算体系流于形式、成为负担。
4、预算编制内容与经验分享
这一部分陈老师重点强调了计划与预算是否需要同时编制的问题。非常赞同陈老师的观点:计划与预算应同时编制。细述如下:①做得好的话,不论是计划还是预算都可以达到管理效果;②从管理定位来说计划更关注行动方案,以非量化内容为主,它与支撑和联系更紧密;预算更关注财务结果,以量化内容为主,它对数据严谨性、逻辑性要求更高;③计划和预算的关系很紧密,为了提高编制质量和效率,计划和预算应同时编制。最好能达到:计划到预算,自动生成。
结合我们工作实际, 以往公司并不强调计划,今年是先进行计划编制后进行预算的,当时多少有些觉得重复工作,听了这一堂课,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还有两点自认为比较重要,列示如下:①计划编制要制定基本策略,制定基本策略主要使用SWOT分析方法。②适合中小企业的预算编制方式几上几下的方式,而大型企业适合自上而下的方式。
5、预算执行内容与经验分享
“预算编制讲道理,预算执行不讲道理”,很经典的一句话!在这一阶段,陈老师从预算执行的责任体系、主要手段、控制手段、若干重点、预算分析、经验分享等六个方面进行了讲解。其中关于预算不确定性的理解和管理账的建立在此温习一下。
预算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的,无法避免,偏差率在20%-30%之间是可接受的,在此就体现出了预测的重要性,要注重预测能力的培养。纠偏的主要方式是编制季度预算、加上中期调整;编制弹性预算,制订多套目标、对应多个方案也是解决方法之一。
管理账是根据管理需求应运而生的,目前大多数企业处在先有财务账,为管理需求调整到管理账,这种方法不及时、还原困难、费时费力。先做管理账,再生成财务账,是正确逻辑,是未来发展趋势。
6、预算考核内容与经验分享
进行全面预算管理,考核环节是必须要有的,前面的工作做好了,考核水到渠成,可以很好地巩固预算管理效果。
7、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全面预算管理一定要借助信息化手段来实现,以预算为中心的管理会计系统要建立,利用中央数据库技术将财务系统、业务系统、技术等专业系统相互对接,避免出现信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