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能集团收购巴西水电项目对国企海外投资并购风险应对的启
近年来,浙能集团积 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参 与“一带一路” 建设,通 过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发 国际能源项目,实现浙能 集团新的转型升级。 2017 年 9 月,浙能集团 联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 公司所属的海外投资有 限公司, 成功竞标收购巴 西圣西芒水电站。同月, 集团在首届世界油商大 会上与 BP 公司签署战 略合作协议,开展石油产 品、 天然气和液化气等领 域的合作。 为实地了解浙能集团海外项目运转情况,及时 掌握并解决项目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017 年 11 月, 省国资委、 浙能集团组团赴巴西、 墨西哥开展能 源项目合作交流,分别与国电投太平洋水电公司 (国电投海外公司巴西子公司)、BP 墨西哥公司进 行洽谈,并进行实地调研。 本文以巴西水电项目收购为样本, 在对浙能集 团海外收购及管理运作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的基 础上, 试图为浙能集团乃至我省国企开拓海外项目 提供借鉴和参考。
巴西水电市场投资环境
巴西水力资源丰富, 拥有世界 18%的淡水,境内 有亚马逊、巴拉那和圣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人均淡 水拥有量29000 立方米, 水利蕴藏量达 1.43 亿千瓦 / 年。目前巴西全国电力总装机为 138.8GW,水电占 65%。根据相关机构预测,未来 10 年,巴西全国电力 总装机容量将以 2.0-2.5%的速率增长, 并于 2030 年 达到 230GW,增长部分的装机 90%来自水电或其他 可再生能源,尚未开发的水电的主要潜能(约 50%)均 蕴藏在亚马逊盆地流域。
巴西发电企业尤其是水力发电站的电量(保证 电量)的消纳多数由 PPA(电力采购协议)锁定, PPA 分为监管市场 PPA 和自由市场 PPA,对于超出 PPA 的多发电量及未能满足 PPA 的缺口电量, 可在 现货市场进行交易。 巴西所有的水电站都强制加入 MRE(巴西水电 市场及能源收入再分配机制)水电风险共担体系,共 同分担气候及水文风险。在该体系内, 若有的电站超 发(超出保证装机),而有的电站少发,则超发电 量自动用于补偿少发电站的电量,并通过系统内 确定的TEO 价格(由水电站边际成本确定, 目前约 为 R$11/MWh)结算,整个系统的多发电量超出整 个系统的保证装机总和,则多余部分会在现货市场 出售, 利益按权重共享。反之如果整个系统的总发电 量不能满足总保证装机,则所有电站共同承担少发 部分在现货市场的购买成本。 姻 圣西芒项目并购概况
巴西圣西芒水电站位于巴西中部 Paranaiba 河,总装机容量为 1710MW, 1978 年建成投运,年 发电量10538GWh, 为巴西装机容量第九大水电站。 因原特许经营权到期,巴西国家能源政策理事会向 全球招标该水电站未来 30年的特许经营权。 浙能集团与国电投海外公司以联合体形式参与 了该项目投标,于 2017 年 9 月 27 日以高出最低限 价 6.5%中标,其中浙能方占项目股比 35%,国电投 方占65%。11月 10日, 中标方与巴西电力监管委员 会(ANEEL) 签署完成特许经营权协议,并在巴西当 地时间 11 月 28日完成交割。 根据巴西电监会所公布的本次招标规则,特许 经营权合同签署时将一次性支付 100%特许经营费, 在特许经营期内所发电量的 70%将获得监管市场 PPA,电价为 142.7 雷亚尔 /MWh(折合 0.3 元人民 币/kWh),每年按通货膨胀调整, 30%发电量可在自 由市场或者现货市场出售。因此,本项目的收入由 70%电量带来的固定收入、 30%电量带来的自由市场出售收入组成。 特许经营方的责任主要包括:一是在整个特许经 营期保证供电;二是负责从国家水资源管理局或州水 资源管理局取得水资源使用权;三是支付所分担的拍 卖费用;四是特许经营期开始后的 60 天内,与配电商 签署配电系统使用协议(CUSD), 或者与国家电力系统 运营商(ONS)签署输电系统使用协议(CUST), 签署输 电网 / 配电网接入协议;五 是 与 巴 西电力交易和清算中 心(CCEE)联系,并参加水电 MRE 机制(能源再分配 机制)。 圣西芒水电站中标价格为 71.8 亿雷亚尔,约合 22.52 亿美元,考虑美元对雷亚尔汇率变化(10%)、交易 费、前期开发费、 融资成本和营运资金等需求共计 2.72 亿美元, 项目拟筹措资金为 25.24 亿美元。股东投入和 债务比例为 40%:60%,故浙能集团对应股比的股权投 入为3.54亿美元,全 部 来 自 于 境 内 自 有资金。经测算, 项目 IRR(内部收益率)为 12.07%,项目资本金 IRR 为 15.11%。 姻 圣西芒项目并购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
圣西芒项目经济性较好,符合浙能集团发展战略。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浙能集团对以下风险进行了重点 关注和防范。 汇率风险。巴西电力项目的资金回流为巴西货币, 且收益仅与巴西通胀率挂钩,而外方投资资本金主要 以美元为主, 存在汇率风险。 应对措施: 一是可考虑当地融资还贷;二是部分资 本金考虑在境外筹措美元,通 过 远 期 交 易 、掉 期 交 易 等 策 略 ,锁 定 未 来 还 本 付 息 、利润汇回时美元兑雷亚尔的 汇率,减轻汇率波动影响; 三是坚持巴西市场区域开发 战略,将部分利润留在巴西进行再投资, 减少利润汇回 频次, 规避实际换汇汇兑风险。 法律风险。巴西法律制度健全,国民法律观念强, 维权意识高, 巴西企业或多或少都存在法律纠纷问题。 应对措施:积极了解巴西当地企业、劳工、环境等 相关法律,及时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 对项目主要法律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较大风险 和主要矛盾, 也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政治风险。近几年, 巴西政治几经动荡, 对巴西 经济的发展方向产生较大影响,且多数中国企业对 巴西社会、 政治较为陌生, 极易在投资过程中因政治 影响造成损失。 应对措施: 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深入当地了解社 会、 政治发展现状及趋势, 与当地合作企业保持密切 联系, 聘请专业顾问提供分析参考。 人力资源风险。中方企业参与巴西当地项目建 设运营,往往需要派遣中方管理人员常驻巴西,同时 聘请当地人员配合管理, 对于公司和被派遣、雇佣人 员都存在较大挑战。 应对措施: 制定合理的薪酬、后勤等管理制度, 减少外派人员的后顾之忧;加 强 与 当 地 企 业 、员 工 的 联 络 沟 通,营 造 和 谐 、稳 定 的 工作环境。 巴西圣西芒水电项目是浙能集团首个真正落 地的海外项目,集团计划对该项目的经验进行总结, 查找集团在国际项目投资开发中体制机制中的短板 和集团资金审批、 资金运转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时总 结、精 准 分 析 ,补 足 短板,提高集团海外项目的决策 效率并持续探索研究海外资产的管理模式,为集团 下一步走出去的项目打下扎实的基础。 姻 对国企海外投资的思考 优选目标国家袁设立投资平台遥海外投资有别于 一般的国内投资, 潜在的风险较为复杂, 面临的国别 风险迥异,需要加强国别风险识别及管理。要按照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研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 国情、 政治、 经济和法律等因素, 熟悉环境,识别投资 风险。而对能源企业来说, 应首先考虑政局稳定、 经 济体量较大、 市场机制相对成熟、能源相对短缺的国 家, 如澳大利亚、 印尼、土耳其、 巴西等。 积极构建(新建或收购兼并)投资平台,派出工 作人员长驻目标国,寻找投资机会。据了解,许多央 企、 民企或外企, 一般都设置纯粹的离岸投资平台公司,如在开曼群岛、维京群岛、卢森堡、新加坡等第三 地设立纯投资平台, 起到利用非居民公司境外来源所 得可合理避税、风险隔离、 方便资金进出、投资平台层 面转让股权免于项目东道国审批且免缴资本利得税 等的作用。若在目标国家设立纯投资平台, 还可以减 少汇率风险、推进海外项目滚动开发。 从浙能集团来看, 该集团所属浙能国际是集国际 贸易与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属香港的居民公 司, 根据香港和内地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享受香港居 民公司往内地汇回利润时的所得税预提税优惠。浙能 集团可以以浙能国际为长期海外创业的投资平台, 也 可以从方便专业化管理或处置股权的角度,新设独立 的投资平台,把贸易分离出来,并统一交由浙能国际 管理。 从长远来看, 做好国企的海外投资仍需培育提升 直接、主动开拓项目的能力, 在适当时机, 建立纯粹海 外业务平台公司及主要目标投资地区区域性投资平 台, 派驻项目开拓队伍扎根当地市场, 建立后期项目 储备库, 做好项目长期开发规划。 坚持主业投资袁培养人才队伍。无论从公司功能 定位还是公司拥有的人力资源来考虑,围绕主业开展 海外投资是必然选择。脱离主业, 在海外拓展一些非 专业的行业投资,风险比国内大,出现问题后可用的 补救措施更少。据了解, 日本企业在海外大举扩张之 初的前 15年中成功率仅为 8%, 半数以上的失败案例 是因脱离主业投资。 海外业务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支复合型的人才 队伍。要致力于打造一支熟悉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 济发展、产业结构特征、与中国的双边政经关系及在 融资、财务、 法律、 市场、国际金融、 国际投资等方面都 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人才队伍。 同时发挥特长,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要 培育和形成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在国际业务拓展中要 运用各种激励手段调动专业团队的积极性, 理顺融合 各团队间关系,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以一种更加紧 密的组织形式,推进项目开展的速度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