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村级财政财务管理如何创新迈上新台阶实践探索
为改变长期以来乡(镇)、村(社)级财政财务管理基础薄弱,资金使用不规范、不安全等问题,甘孜州以“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结合村级资产清理、规范财政所建设”为抓手,规范乡(镇)、村(社)级财政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在省财政厅的大力支持下,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州财政局党组的精心组织下,在全州财政部门共同努力和主管部门通力配合下,主动思谋、顺势而为,“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顺利推广,村级资产清查工作全面开展,规范化财政所逐步建立,截至今年6月底,工作推广进度超过预期,成效显著。
一、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制定了一套规范的村级财务管理制度。
在工作推进中,倒逼资金主管部门、乡镇进行改革,建章立制、优化工作流程设计,修订和完善了《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乡镇AB岗工作制度》和《限时办结制度》等10余项规章制度,为规范乡镇财政和村(社)级财务管理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建立了一本规范的村级财务账簿。
按照“以县保乡、以乡保村”的工作要求,全州村(社)级财务层面达到全覆盖,逐步实现了“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通过“财务云”平台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依托四川长虹公司的财务团队,有效缓解了全州基层财务人员紧缺、业务素质不高、监督难度大等难题,全州村(社)级财务核算得以规范和统一。财务档案实行电子档案和纸质档案“双保管”,避免了财务档案丢失、转移、保管过程中造成损毁等情况,档案管理更加规范和安全可靠。目前,全州2679个行政村村级财务已正式上线,上线率达到100%。县级层面业务单据上传率实现全覆盖,纳入平台运行已生成记账凭证的系统记录达9360条,其中:7个县的所有乡镇业务单据上传率达到全覆盖。14个县(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已正式纳入“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运行。
(三)理清了一本村级的三资“明白账”。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骋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州所有行政村开展资产清查工作,重点对2017年12月31日以前的所有村级资产(包括资金、资源和资产),进行了一次大清查,清查结果录入至“甘孜州村级资产管理系统”,准确掌握行政村家底,全面理清了村级三资的“明白账”。从2018年1月1日起,所有资产按程序及时登记和更新至“甘孜州村级资产管理系统”中,防止村级资产流失。目前,泸定县、九龙县、乡城县、色达县、稻城县、白玉县等6县已完成下村核查工作,全州1428个行政村已完成现场核查任务,全州村级资产清查工作预计于9月30日前完成现场清查工作。
(四)搭建了一个便捷的监督平台。
各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财政部门、管理部门、审计监督部门和乡镇可以通过“云平台”系统,实时查询村级财务运行情况、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各类资金报表。老百姓通过手机APP输入本人身份证号后实时查询本村惠民资金发放和财务使用情况,有效解决了村级财务信息公示公开的“最后一公里”。目前“云尚行·扶贫”手机APP送达数9530次,资金流向更加透明和精准。
(五)设立了一批规范的乡镇财政所。
按照“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一级预算”的要求,对照年初制定的“到2018年底全州设立49个规范化财政所”工作目标。进一步理顺财政体制,合理划分县乡支出责任,增强乡镇自主管理能力。目前49个规范化乡镇财政所建设方面,已完成人员调剂、办公场所、设备配置、制度上墙和财政所挂牌等工作,各项业务正顺利推进中。并着手准备在我州有条件的4个乡镇,率先在全省先行先试,逐步将辖区内的所有收支纳入乡镇预算编制范围。
二、 工作经验和做法
(一)领导重视,高位安排部署。
州委成鸣书记、州政府友才州长十分重视乡镇村财政财务管理工作,在州委常委会、州政府常务会、州财经领导小组会等会议上多次强调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全面规范乡镇村财政财务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州政府常务副州长赵波亲自挂帅主抓该项工作,将村级 “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列入2018年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州政府印发了《甘孜州进一步加强乡镇村财政财务管理指导意见》,对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州财政局成立了由党组书记、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和乡镇财政推进领导小组,并抽调得力干将设立推进办,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各县(市)成立了以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分管县长为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为成员的“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和规范化财政所建设领导小组。
(二)紧咬目标,敢为天下先。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刻的认识到,面对我州基层财务人员紧缺、业务素质不高的现状,要想尽快规范乡镇村财政财务管理,通过购买第三方服务代理记账的方式是最有效的办法。为此,制定了在我州村级全面实行代理记账的目标。2017年,在我州财政部门的积极争取下,道孚县在全省率先试点村级“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2018年1月,我州在康定成功举办了全省“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推进会,我州再次主动请缨,要求在全州所有行政村推广“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并得到省财政支持,得到财政部的高度关注,推广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在全省乃至全国都绝无仅有。
(三)创新方式,组织实施有力。
州财政局党组,认真研究,详细制定推进方案,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走下去“督”和多渠道“宣”等方式,全力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村级资产清查和规范化财政所建设上台阶。
1.“走出去”学。一是组织全州县级财政部门分管领导和经办人员,分两个批次前往长虹公司和绵阳市北川县擂鼓镇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二是组织18个县(市)政府分管领导和财政局负责人参加财政部于3月7日至9日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为甘孜州专题举办了“互联网+精准扶贫” 监管能力提升培训班。三是在四川民族学院举办2期“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业务骨干培训班,并邀请长虹公司、北京久其公司专家及省财政厅领导对全州各县(市)乡镇报账人员进行专题业务培训。
2.“请进来”讲。一是州财政局统一组织协调长虹公司和北京久其公司专业人员到各县(市)召开推进会和专题业务培训会,对本地区乡镇报账人员和村记账员进行集中培训。二是根据各县(市)集中培训情况,采取“一对一教、手把手学”的教学模式,再次召集乡镇报账人员,让参训人员真正学懂弄通,能够“独立上线操作”,熟练运用平台。每个县树立了1-2个业务标兵,起到以点带面,“就近就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小问题的作用。
3.“走下去”督。结合全州工作推进情况,安排州财政局分管领导带队,组织推进办、农业科和国库科工作人员,深入东路、南路和北路片区,组织行业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内部人员召开座谈会、检查内业资料、查阅技术平台等方式开展专项督查工作,全面了解掌握各县(市)推进情况。对具体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座谈、讨论的基础上,认真进行答疑解惑。对专项督查发现的问题,工作组责令相关县(市)按照时间节点限期进行整改,确保“全州一盘棋、上下一条心”,奋力完成目标任务。
4.“多渠道”宣。州县(市)财政部门通过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微信、QQ等多渠道方式,深入乡(镇)、行政村、组向村组干部、农牧民群众宣传“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推广和安装手机APP。半年来先后在财政部网站、四川经济日报、四川省政府网站、甘孜州政府网站等主要媒体登载信息达10余条,并通过微甘孜、QQ、微信、美篇等新兴媒体宣传工作推进情况。真正形成了“村干理解、百姓了解、乡镇主抓、单位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针对基层农牧民群众不识字的特殊情况,甘孜、道孚等县对代理记账工作中的报账流程、领导小组和工作手册进行藏汉双语印制,并推广至全州借鉴运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进展不平衡。
虽然全州村级财务已正式上线运行,但就目前推进中业务单据上传进度和工作推进力度来看,与年底全州所有行政村全面推广代理记账工作目标仍然有不少的差距。特别是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纳入代理记账方面,目前仍有3县尚未将财政专项扶贫尚未纳入代理记账。
(二)人员素质还有待提高。
部分乡镇、村干部财经纪律意识淡薄,财务管理知识欠缺,甚至对严管透明有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票据审核拖延、上传滞后、上传资料不符合规定,影响了村财核算、扶贫资金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部门职责还需进一步理清。
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和各地政策执行差异,造成相关部门在村财管理上职能错位、职责不明,影响工作推进。
(四)部门间还未形成合力。
此项工作涉及单位和部门多,仅靠财政部门牵头协调难度较大,相关部门在系统对接、共享信息资源等方面认识上有差距,充分实现信息互通互享仍有壁垒存在,部分县财政部门依然在“单打独斗”。
(五)村级资产清查仍需加力。
由于缺乏对村级层面财务和资产的监督管理,大部分行政村存在村级资产没有固定资产台账,没有进行实物登记和明细核算,形成大量账外资产,长期游历于账外,不同程度上造成了实务资产与账面资产不符,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工作推进中部分县行业主管部门对此项工作不配合、不支持,乡镇村不重视、不理解等现象还存在。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按照“以县保乡、以乡保村”的工作要求,对照年初制定的各项实施方案,持续深入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和规范化财政所建设任务,奋力推动全州乡镇村财政财务管理再上新台阶。
(一)筑牢“制度笼”。积极汇集各级财政部门集体智慧,进一步探索适合甘孜州特殊情况的一整套“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和规范化财政所管理制度,为全省推广“甘孜模式”奠定基础。
(二)输好“理论液”。各县(市)财政部门要继续加大对乡镇记账员和村(社)报账员理论培训,重点提高乡镇财务人员财务核算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及政策把控能力。
(三)打好“组合拳”。各县(市)财政部门要强化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的联动作用,建立联席机制,定期互通有无,实现信息共通共享。财政部门要积极协调行业主管部门,准确解释核算和资金管理等相关政策,联合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切实加强对各乡(镇)村级财务的业务指导工作。协调农牧等部门做好村级资产清查工作,确保清查成果与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数据共享和保持一致。
(四)擦亮“监督镜”。县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对乡镇村财政财务的管理和指导力度,组织单位业务骨干人员对乡(镇)村(社)相关票据进行审核和把关,主动邀请同级纪委监察、审计等部门介入,对原始票据作假、虚报瞒报漏报数据等各类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五)严格“奖惩制”。州财政局将根据全州规范化财政所建设和代理记账工作推进情况,对推进滞后的县(市)采取电话约谈和情况通报。将于12月对各县(市)“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工作推进、村级资产清查和乡镇财政所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验收,验收结果纳入县级财政运行绩效考核。
(六)强化“宣传栏”。全州财政系统要结合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广泛宣传推广“互联网+精准扶贫代理记账”、建设规范化财政所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新闻、QQ、微信等新兴媒体优势,大力普及相关知识,正确引导乡(镇)、村组干部和群众的积极配合和认可,为顺利完成各项改革营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