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助推企业发展新模式
■许海燕/文
价值创造型财务管理是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选择。向管理要质量、以创造提升价值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晨光生物以含量管控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将成本管理视为一项系统工程,以主要指标——色价得率贯穿公司生产经营考核体系全过程 ,并 建立了规范的企业资源计划
(ERP)信息管理系统。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降低消耗色价得率,提高了产品质量,首创了同行业成本管理新模式,最终实现了辣椒红色素产销量世界第一的目标。
积极推行低成本战略
晨光生物是一家集研发、生产、检测、销售于一体的专业生产天然色素和天然提取物的股份制企业,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出口外向型企业。
公司成立之初,随着劳动力、原材料资源优势的逐渐减弱,以及植物提取物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成本上升、价格下降,行业的利润空间逐渐缩减。为保障企业的竞争优势,晨光生物在经营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市场竞争不进则退、优胜劣汰。作为色素行业的标杆企业,要使自己始终处于行业“领头羊”地位,必须找到能够给企业保持旺盛生命的动力源。
2013 年初,考虑到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不久,公司高管经过研究决定,将晨光生物的目标确定为股东价值最大化, 衡量指标为公司年实现净利润,并提出
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围绕这一目标开展一系列管理改革。
晨光生物将企业的价值创造即净利润增长来源重点,锁定在“节流”这一方向,在企业内部积极推行低成本战略,实施含量管控精细化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从2013 年开始,晨光生物经摸索、实践、改进,建立了以有效含量为核算单位的管理体系。通过该体系在整体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单位含量费用为基点,把目标成本分解到供产销相关的每个部门、每个环节、每个班组、每个岗位。通过加强核算考核,使供产销3 个环节直至各个工序的成本和各项费用的高低非常清楚,便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节支降耗。以企业主要产品辣椒红为例,其主要指标是色价得率。公司将这一指标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实行三级考核制,责任明确,严谨细致,充分体现责权利三大要素,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
实施全过程精细化成本管控
成本管控是企业生产发展和增加利润的决定性因素。企业只有重视成本,运用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明确成本管理责任制,严格控制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才能真正保证企业价值目标的最终实现。
晨光生物结合行业的特点,把控产供销三大环节,将成本管控延伸到生产和收购环节进行成本核算,使供产销价格计量单位保持一致,利于三环节“一体化”全过程管控。植物提取物的含量在采购、生产、调配过程中受
晨光生物将企业的价值创造即净利润增长来源重点锁定在“节流”这一方向
原料中有效成份含量、过程温度、过程时间等因素影响极大,在生产过程中对员工按章操作和责任心要求特别高,在销售过程中要达到理想的效果和既定的目标必须加强收购、生产、销售全过程管控。
原来公司收购原料凭经验,以感官检验为原料定级,品级划分比较粗,收购成本与加工后的原料成本差距大,波动大,人为因素较多,收购成本不好掌握,风险较大。实施含量管控精细化管理后,公司对收购的原料用仪器进行检验,检测出每公斤原料含量指标,再以含量为基础对原料实施差别定价,对原料的品质进行科学区分,利于企业对收购成本精确控制。在实施成本管控后, 企业降低单位采购成本每吨53 元,年均
节约采购成本2048 万元。
此外,公司开发了分子蒸馏装置精制辣椒精技术,开辟了天然提取物深加工的新模式,使辣椒油树脂深加工流程大大缩短,且不使用溶剂,成本降低为之前水平的1/4,大幅提升了产品质量。
严格管控销售费用
晨光生物最初只有一个销售部门。随着企业的发展,产品品类日益增多,公司开始转变思路,精确细分目标市场,实行副总经理领导下的事业部管理模式。该模式将目标市场进一步精确化,使得市场开拓更具有针对性、专一性,可以准确地掌握目标市场特点,综合考虑不同情况,制定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方案,并根据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以适应不同的需求,有利于提高企业资源利用率和竞争能力,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在细分市场、精确定位的前提下,在各事业部开展以单位色价销售费用为控制目标的三级考核体系,销售收入与销售费用挂钩,捆绑考核,大大降低了销售费用, 降低了销售成本,提高了产品销售利润率。
没有精准的计量和科学的核算体系, 就无法为全过程精细化含量管控提供保障, 也无法为激励机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晨光生物不仅注重生产设备更新,还特别重视在质量检测计量和财务核算软硬件方面投入,为精细化管控提供全方位保障服务。在资金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公司设法筹资购进精密仪器设备,建立自己的实验室,保证原料、半成品、成品质量均达标。
晨光生物在完善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对存货出入库核算、成本核算、利润中心标准成本核算、利润中心考核全部应用以含量为基础的多指标考核;以单位含量指标费用降低作为成本控制的重要依据,通过对单位含量指标成本的分析控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数据,助推其高质量发展。
(本版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