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涉外企业汇率规避风险结算工具应用的路径探析

 近年来,随着汇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大,双向波动趋势明显,如何引导涉外企业正确运用汇率避险工具规避风险,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由于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不高、外汇业务发展不平衡等因素,制约了汇率避险产品在县域的推广和应用。2010 年开始,苍南县外汇局探索建设“外汇价值平台”,即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推广汇率避险结算工具,促进银企之间汇率避险产品的供需平衡、实现更多企业规避汇率风险的目标。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苍南外汇理财避险工具的发展概况
 
2016 年,苍南县涉外收支总额 8.21亿美元。2010 年以前,外汇避险产品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产品单一,使用企业较少,绝大多数企业只使用 TT、信用证等最基本的外汇结算工具。2010 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汇率避险产品发展的紧迫性增加。一方面,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涉外企业汇率避险的需求逐步增加;另一方面,各外汇银行汇率避险产品的种类也不断丰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汇率避险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十分缓慢。截至 2010 年上半年,全县 282 家企业名录备案企业,仅 10 家购买汇率避险产品。为了突破瓶颈,2010 年下半年,外汇局苍南县支局启动了苍南县“外汇价值平台”建设。经过外汇局、银行以及企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汇率避险产品的使用取得快速发展。截至 2016 年,苍南县,外汇避险理财产品累计惠及企业 681家,银行汇率避险产品销售总额累计16.37 亿美元。“外汇价值平台”共为企业赢得收益超 5000 多万元人民币。汇率避险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涉外企业的青睐。
 
二、影响汇率避险工具推广的主要因素
 
(一)外汇业务发展失衡,难以形成有效竞争。一方面,外汇业务过于集中。目前苍南县辖内仅有中行、农行、建行和浦发银行具备开办远期结售汇的资格,而其余 15 家金融机构则无此项业务或还没有开办外汇业务,银行参与度仅为21豫。从实际业务开展情况来看,中行一家独大,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苍南县辖内约 60%的国际业务结算量集中在中行,农行、建行、浦发银行仅开办过少量远期结售汇业务。另一方面,地方法人银行外汇业务基础较弱。目前县域地区法人银行外汇业务开办时间短,外汇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的创新开发能力不足,只能做进口开证、进出口押汇等传统的国际结算、贸易融资等产品。同时其提供的汇率避险服务的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规避业务风险手段缺乏。因此在人民币与外汇汇率变化较大的情况下,常常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县支行办理业务的权限不足。只能代理上级行与客户进行接洽,并上报相关材料,由上级行与客户签订协议并具体办理业务,直接影响汇率避险业务的开展。
 
(二)外汇服务投放不均衡。目前,外汇指定银行的经营重心主要放在大中型涉外企业上,对小微企业的营销和服务力度十分薄弱,大中型企业可以同时在几家银行做不同的汇率避险业务,而小微企业基本无人问津。
 
(三)避险工具开发设计不合理。一是银行产品结构单一,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据调查,目前辖内银行主要提供远期结售汇、海外代付、出口商业发票融资、跨境人民币等避险产品,而掉期以及汇率避险融资组合产品基本没有。且远期结售汇业务相对简单,只是约定将来办理结售汇的外汇币种、金额、汇率和期限,在交割日按照合同约定交易,属于最基本的结售汇业务,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企业的实际需求。二是使用门槛较高。据了解,多数汇率避险产品都设置了一定的门槛。从某行了解到,跨境人民币转收款业务需要单笔业务起点达到 5 万美元,贸易融资一般需要银行授信或保证金质押。而小型外贸企业的交易具有金额小,笔数多,且一般无银行授信,因此很难达到银行要求。
 
(四)外汇人才匮乏。外汇避险产品属于知识密集型业务,要求银企人员都必须具备较为完备的外汇知识。而目前县支行业务人员普遍缺乏汇率避险的专业知识,对产品和市场分析能力较弱。以苍南县为例。绝大部分的银行外汇从业人员都兼职其他岗位,且营销人员大部分不熟悉具体外汇业务。人才的稀缺,加上外汇业务的复杂性,导致目前开办外汇业务的 36 个银行网点中,真正做汇率避险业务的网点只有 8 个。同时,以小微型为主的县域企业,人员结构单一,普遍缺乏懂汇率避险知识的人员。抽样调查苍南县 10 家小微型企业,5 家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人员,另外 5 家企业财务人员对汇率避险产品的具体应用情况以及汇率变动带来的汇兑损益都不清楚。
 
(五)企业汇率避险意识不足,银行营销宣传不到位。县域地区多是些中小型民营企业,企业整体层次不高,专业知识匮乏客观上导致企业对汇率波动不敏感。对如何降低汇兑损失、提高收益的了解基本空白,使汇率避险工具的有效需求严重不足。同时,银行营销、宣传不到位。目前,虽然各个银行都对自己的汇率避险产品向社会进行了宣传,但是宣传的形式单一,范围较窄,力度不够。更缺少针对特定客户群的专业营销,未能使客户真正认识到外汇避险的好处。
 
三、苍南外汇价值平台建设的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实施“三个座谈”,促使汇、银、企三方联动。为积极有效创建“外汇价值平台”,中国人民银行苍南县支行长期坚持实施“三个座谈”,即与内部员工座谈,转变管理方式,树立外汇服务意识;开展银行座谈,收集银行汇率避险业务推广中遇见的主要困难;深入企业座谈,了解其对汇率避险产品的实际需求。以三个座谈为切入点,促进银行、企业、外汇局三方形成联动,有效落实汇率避险产品的推广工作。
 
(二)壮大外汇业务,激发外汇市场活力。一是宽准入、严管理,盘活辖内外汇业务市场。鼓励股份制银行、地方法人银行开展外汇业务;加强对外汇指定银行的管理,定期做好业务回访;实施外汇银行劝退机制,对已准入而一直未办理外汇业务的银行网点进行劝退。二是引导银行整合外汇业务,提升服务水平。针对辖内部分银行外汇人员短缺、外汇业务薄弱等问题,苍南县外汇局支局积极引导和帮助条件成熟的银行整合外汇业务资源,提升外汇服务水平。
 
(三)扩大外汇避险涉及面,促使汇率避险服务均衡化。为了提高银行拓展外汇业务的积极性,同时促进外汇服务均衡发展。外汇局支局每年将全年受益企业数量化分解到各外汇指定银行,将任务完成情况列入考核,积极拓宽外汇理财产品的覆盖面。六年来,避险理财产品惠及的企业数量从最初的 30 家增长到了 100 多家,覆盖率从 10%增长到35%。其中,年结算规模在 300 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受益明显,仅 2016 年汇率避险企业家数就达到 65 家,汇率避险产品购买金额达 3296 万美元,成功地帮助不少企业实现汇兑收益。
 
(四)搭建网上平台,促进银企交流。借助外汇局积极形象和影响力,搭建银企 QQ 交流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促进银企双方在外汇避险等方面交流。同时,建立银行外汇融资、避险及套利类产品信息交流机制,进行外汇衍生产品备案,以及时了解辖内银行最新的外汇避险理财产品,并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向企业推荐发布,让企业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汇率避险产品及其应用的方法。目前网络平台已经加入银行、企业 100 多家。(五)加强宣传引导,普及汇率避险意识。苍南外汇局在强化银行柜面宣传的同时,采取联合商务局、外汇银行等相关涉外部门,通过举办现场宣传会和汇率避险产品推介会、培训沙龙等形式,加强对企业防范汇率风险的宣传,把风险意识渗透到企业合同签订、结算方式和生产进度等各个环节。六年来共组织各类大型培训宣讲 50 余场次,累计发放宣传材料 20000 多份。 作者单位院中国人民银行苍南县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