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津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使得企业间的竞争日趋加剧。对于企业来说,只有想方设法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确保其生产的产品或是提供的服务能够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才能掌握市场中的主动权。企业提高竞争力除了提供创新性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也不可或缺的。价值链管理模式的发展及其应用已成为企业占据市场优势的关键所在。价值链管理重视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机整合,使企业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优势,有助于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目标。价值链管理模式应用的主要方式是企业的财务管理, 价值链管理模式和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都是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多收益,二者目标的统一使企业能更好的占据经济市场。
一、价值链管理模式概述
(一)价值链管理内涵
价值链 (value chain) 概念首先由迈克尔· 波特 (Michael E.Porter) 于 1985 年提出。波特最初将价值链概念表述为,是指针对垂直一体化公司的, 强调单个企业的竞争优势。价值链是指包含了企业销售、采购、生产、仓储、物流、人力资源和财务管理具有价值特性的活动组成的一个整体链条。
价值链管理模式是指将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有机整合,根据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外部的市场情况完善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一方面重视企业自身的经营情况,另一方面又注重企业外部的市场发展状况,其实质目的在于使得企业自身价值与外部的市场氛围紧密相连,实现整条价值链的价值最大化。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价值链模式管理相同也是注重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 另外二者的结合可以形成互补,财务管理把日常工作的重点放在企业内部, 从而使得财务管理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应用价值链模式的要点问题
价值链管理模式应用过程中应该遵循系统化原则、速度原则、合作原则进行。其中系统化原则是指,价值链的管理是有其一定的系统的,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价值链上各部门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管理,要注重执行的纪律性 ;速度原则是指, 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应该严格遵守制订的执行时间节点,保证执行的速度、提升其执行力 ;合作原则是指,企业内部价值链上的各个环节想要顺利的完成工作需要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价值管理强调的是企业供、产、销、储及物流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密切相联,同时还应注意企业内部与外部的有效互应,从而最终形成以创造企业价值为核心,并注重与客户及供应商的双赢的一种管理模式。而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相应的财务数据并对其进行分析,来保证企业一定经营期限内的价值最大化或是利益最大化。价值链模式与财务管理都强调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但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角度来考虑,价值链更注重的是整体行业,乃至于整个经济社会的互惠、共赢。因而,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过程中,需要有机的结合价值链模式,将价值链模式管理模式与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相结合,以实现企业与外部经济社会的双赢目标。
二、价值链管理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规
范性价值链管理对于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模式而言,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始终处于动态管理模式。现实情况来看,动态管理模式较静态管理能够更为有效保证了各项管理工作的准确性,提升了管理工作灵活性,并实时对财务管理中发现的问题予以改善、处理。另外,基于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能够加强企业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统筹发展。同时,企业可根据其自身的经济活动特征及实际生产经状况,对财务
管理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制定精细化管理目标,实现财务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全方位、全角度立体管控与监督, 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性及系统性。
(二)保证企业资源科学配置 脱离了价值链管理的财务管理模
式,显得松散、无序基于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形成了更为系统、全面、多层次的财务管理体系。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可依据企业价值链流动方向对各项财务管理活动进行有效调整,使各环节财务管理工作内容更为具体,工作人员财务管理职责更明确,财务管理力度更强。 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资源配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有利于 挖掘人力资源潜在价值, 避免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浪费。与此同时,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企业财务管理,促进了信息价值在企业 管理中的有效发挥,对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给予了实时监管,大大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质量与效率。
(三)能够激发员工热情
由价值链管理相关概述可知,应用价值链管理模式,可将企 业财务管理部门价值与其他部门价值进行有机结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其他部门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参与性, 将企业利益、部门利益与员工利益联系在一起,将企业发展目标、部门工作目标、员工发展目标相连接,从而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企业综合能力,为企业可持续竞争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要严格遵守价值链管理应
用原则
“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应有其一定的原则予以遵守, 否则将显得毫无章法。价值链管理模式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能够起到一定的积极和促进作用。企业在价值链的管理和创新过程中,应该遵守一定的应用原则。具体来说涵盖了系统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及时效性原则。
1.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指, 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效控制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 对于包括资金流、信息流、存货流进行统一管理,以达到系统性原则。因而,在企业搭建财务管理体系时,应以发展企业价值目标为第一要务,以企业经济活动流程为框架,依据价值链中企业各部门实际需求,形成系统化财务管理体系,保证财务管理各环节经济价值的凸显。
2.合作性原则。合作性原则是企业实施价值链管理的核心原则,该原则将助力企业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和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能力。价值链管理的初衷便是将其上、下游环节紧紧相扣,形成一个链条模式。因而,依据价值链模式特征,企业应该加强内部价值链上各个环节、节点的沟通与合作,以保证各部门的财务管理工作职责的有效发挥,合力作用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并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时效性原则。该原则强调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应 有效把握时间与机遇。对此,在保证价值链上各环节工作效率的 基础上,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通过实时动态管理,降低局部问题对整体效果的影响。例如,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 做到及时交付产品、及时进行应收账款管理、及时进行劳务支付等等。
(二)创新财务管理理念
不言而喻,价值链管理模式对于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会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如果需要不断的提升就必然要改变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根据价值链管理模式的要求进行。首先,在价值链管理模式下, 相关人员要加强对于信息价值的认识,合理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探寻财务管理所需要各类财务信息的价值,以保证财务信息成本水平的下降,确保财务决策准确可靠。其次,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对于本单位组织机构建设的重视程度,通过优化财务组织结构,来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水平,最终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加速财务外包发展
目前一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质理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其水平没有达到专业化。一般来讲企业的财务
管理人员,都缺乏专业性的培训,大多是会计学科出身,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十分的精通。鉴于此,许多企业开始寻求财务外包工作。财务外包工作的优势在于可以体现专业的事务由专业人士完成的特点。财务外包有利于提升企业财务管理专业水平,由专业人员对外包财务工作进行管理, 在降低财务管理风险的同时,改善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专业能 力不足的问题, 实现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财务外包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能够在保证核心业务工作质量的同时,帮助企业培育出强业务水平的创新发展型财务管理人才,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规避相应的风险,但是由于企业自身条件及相关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所限,可能难以满足相应的需要。价值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应该积极的引进财务管理外包方式,腾出时间和精力用于核算的财务业务。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体系的
9
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工作的好与坏对企业建设与发展存在直接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发展,大数据、IT、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信息化时代已是势不可挡。传统财务管理工作已难以适应企业日新月异的发展脚步。企业管理人员应明确认知财务管理重要性,根据价值链管理对企业 财务管理存在的影响,进行财务管理与价值链管理的有效结合,用以推动企业优化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价值链管理模式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开展,应该从遵守价值链管理原则、创新财务管理理念及加速财务外包等几个方面做起,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作者单位 天津隆融置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