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发布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其启示
本文介绍了FASB第157号财务会计准则公告“公允价值计量”(SFAS157)的主要内容,并对SFAS157作出了评价,试图在研究FASB最新公允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改善我国公允价值的应用上有所启示。
SFAS157是FASB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和讨论之后,于2006年9月发布的,其主要内容主要包括适用范围、计量、披露、有效日期四个部分。计量是该公告的核心部分,主要规范了公允价值定义、初始确认时的公允价值、估价技术及其参数,以及公允价值的三个级次。披露是该公告的亮点部分,SFAS157对初始确认后连续和不连续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提出了不同的披露要求。
接着作者从积极意义和不足之处两个方面对SFAS157进行了评价。其主要贡献在于:一是,明确具体的定义,为正确理解和应用公允价值奠定了基础。二是,统一详实的计量指南大大提高了公允价值计量的可操作性。三是,全面充分的披露有利于报表使用者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影响做出正确判断。但是,SFAS157在公允价值定义和部分指南方面还缺乏理论支持,作者认为FASB先发布准则后修订框架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
最后,作者认为应在借鉴SFAS157并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应用展开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了以下三方面建议:一是对公允价值定义进行具体界定,作者认为在我国当前市场条件下将公允价值具体界定为“当前市价”比较恰当;二是借鉴国际成熟经验并结合国情,研究制定全面统一的公允价值计量指南;三是研究进一步扩大公允价值计量的披露政策,提高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含量。
(马妍整理自《财务与会计导刊》2007年8月,作者:于永生 汪祥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