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晗韧
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 革持续深入推进,落实“降杠 杆、减负债”要求越来越成为 中央企业(简称央企)发展面 临的重要任务,如何通过多元 化融资方式,有效推动“降杠 杆、减负债”要求落地,落实 国家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 坚战的精神,日益成为近年各 央企生产经营的重要课题。
一、央企“降杠杆、减负 债”的必要性分析
(一)央企“降杠杆、减 负债”是落实国家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经济思想指出,新时期我国 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 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 衡不充分的发展”之前的矛盾, 必须通过进一步优化我国的经济 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来化解 矛盾、推动可持续发展。党中央 针对我国经济领域存在的“供给 侧”、“结构性”、“体制性” 等多重矛盾,提出了将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作为近期经济工作主 线。其中,“三去一降一补”是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中之重, “降杠杆、减负债”则是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 2015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 小组第十一次会议在研究经济结 构性改革时提出,要推动“经 济结构性改革”。随后中央出台 了一系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方案,重点提出了“三去一降 一补”等具体的措施。2017年6 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 了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进一步 研究和部署央企深化改革降低杠 杆的有关工作,提出央企必须做 好“提质增效”工作,并且要求 把国有企业“降杠杆、减负债” 作为“去杠杆”的重中之重, 一些高负债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必 须逐步回归合理水平。2018年7 月,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央企降 杠杆减负债工作推进会”,主任 肖亚庆强调:必须严格落实央企 的主体责任,进一步采取有力、 有效措施开展“降杠杆减负债” 工作。 (二)央企“降杠杆、减 负债”是全社会有效去杠杆的 基础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
后,在“保增长”阶段,很多 国企尤其是央企一度成为拉动 经济增长、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市场主体,这些国有企业,特 别是央企的杠杆率是不断增加 的。根据之前中国社科院的有 关测算,截至2016年底,我国 国有企业负债大约占非金融企 业整体负债的75%,央企的资 产负债率又高于地方国企。此 前,周小川谈到降杠杆问题时 表示,全社会的非金融企业杠 杆率过高,这个宏观现象背后 的微观基础就是,当社会上大 多数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过高的 时候,社会的杠杆率加总起来 就会过高。因此,全社会去杠 杆必须“从大处着眼、小处入 手”,在控制全社会总杠杆率 的前提下,降低微观层面的高 杠杆。而杠杆率相对较高的央 企,是本轮降低宏观杠杆率最 关键的微观基础。 (三)央企降杠杆是实现 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必 要手段 央企是中国经济的脊梁,央 企的杠杆率过高会占有超出社 会平均水平的信贷资源,进一
步推高其他经济主体的信贷成 本,造成全社会信贷资源错配 的情况,加剧一些中小企业融 资难的问题,降低全社会经济 供给的质量,从而影响我国经 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央企高 杠杆同时也会进一步加重自身 的财务负担,损害本企业发展 潜力和竞争力,不利于经济转 型和可持续健康发展。央企杠 杆率高企同时也导致系统性的
金融风险不断积累,近年来央 企债券违约的事件屡见不鲜, 例如“08二重债”爆发兑付危 机,“10中钢债” 构成实质违 约等,让大家对央企债券违约 充满担忧。
二、央企“降杠杆、减负 债”的一般做法和步骤
如果把企业经营过程中的 资金和资本看做经营当中的血
液,“降杠杆、减负债”的过 程实际就是想办法先止住“出 血点”,再想办法“补充血 液”,最后实现企业能够“自 我造血”的一个过程。 第一步,首先要精准找到出 血点并止住出血点。需要进一 步清理不良资产,特别是央企 内部尚存在的那些落后产能, 或者处于亏损企业资产。今年 来的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就是集中将央企中落后产能、 不良资产逐步处置掉,把亏损 企业的数量和规模降下来,控 制住央企的出血点。同时,要 严格控制和压降“两金”,严 格控制高风险项目的上马和开 工,严格控制债务投资的规 模,避免产生新的出血点,尤 其是国际化经营中的各类风险 必须把控住,要尽最大努力把 亏损这个“出血点”止住。 第二步,要补充血液,让企 业正常运转起来。要发挥资本 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适当通 过“债转股”等方式来扩大股 权融资比例,引入包括民营资 本在内的各类资本,稳步推进 混合制改革、股权多元化改革 等,实现各类资本相互融合、 共同发展。通过市场化方式和 手段来给央企扩大资本金、增 加营运资金,进一步实现“输 血”和“补充血液”的目的。 第三步,是要培育和实现 央企“自我造血”功能。央企
通过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 效,不断苦练内功,夯实管理 水平,加强资金运作能力和效 率,提高项目本身价值创造能 力,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提高 市场竞争意识和能力,最终实 现良性发展,完善央企“自我 造血”的功能。
三、央企推动“降杠杆、 减负债”的多元化融资举措
央企必须积极落实“打好防 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的精 神,统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采用“金融工具+资本驱动”的 方式,挖潜增效,打通和利用 央企上下游产业链的资金流, 逐步构建起适合自身发展特 点的融资生态系统,为企业持 续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金融保 障,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传统债务融资 工具结构 提高央企直接融资所占比 例,进一步利用央企优良的资 信背景,扩大债券等融资规 模,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准确 把握资金市场宽松的时机,发 行包括绿色金融债在内的直接 融资产品,替换其他高成本或 到期债务,拓展利润空间。优 化融资结构的同时,保证持有 适当的短、中、长期直融发行 额度,确保企业资金链安全。
(二)发挥基金作用,吸 引社会资本参与,服务央企 “降杠杆、减负债” 对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央 企,可以尝试设立债转股专项 基金,采用市场化的债转股等 综合金融服务手段,助力企业 降杠杆,调结构,以时间换空 间,使企业尽快恢复健康的资 产负债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 的目标。央企下属有上市需求 的企业可以在上市前进行混 改。探索新的混改方式和路 径,通过设立混改基金,使资 金募集、改善管理和专业化服 务于一体,引入其他央企、金 融机构、政府引导基金、优质 民营企业等社会资本,优化资 本结构,降低负债规模及资产 负债率。 (三)推动资产证券化步 伐,优化债务结构 资产证券化是一项成熟的 融资和风险控制的工具,央企 可以使用证券化融资方式,丰 富融资渠道,提高资产流动 性,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利用 房地产Reits、CMBS等资产证 券化手段,拓宽资金来源。利 用票据融资,归集供应商应收 票据及账款形成保理资产,以 “保理债权”为名义基础资产 来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在不增 加自身负债规模的情况下为上 游供应商提供金融支持;合理
延长应付票据和账款账期,降 低现金流出压力,减少负债管 理成本。 (四)推动上市融资,打 通资本融资渠道 央企可以积极利用已有上 市平台公司开展融资,也可以 推动符合条件的主体通过境内 外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推进 有条件的下属公司上市,实现 股权多元化,多渠道增加权益 资本。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 借壳上市或买壳上市的手段, 充分利用上市资源进行资产重 组,从而实现上市目的。另一 方面,央企还要积极开拓市场 化业务,提高盈利能力和质 量,面向产业链上下游开展供 应链金融业务,不断提高市场 化业务比重。 央企可以采用以上多种渠道 组合的手段,进一步整合内部资 源,引入社会资本,加强与外部 投资者如其他央企、金融机构、 上市公司、政府引导基金、上下 游企业等的合作沟通,通过境内 外多层次资本市场融入资金。沿 价值链对内外部各项金融资源的 有效整合,加强产业间、区域间 和企业内外部的资本协同,构建 起多元化的融资生态圈,从而进 一步落实“降杠杆、减负债”各 项要求。 (作者单位:南方电网资 本控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