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才之国际化战略经验
会计领军人才是中国会计国际化的重大战略,这项关系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战略工程,自实施以来,不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中国在完成会计准则建设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实施会计人才工程。在经过近两年的探索以后,财政部于2007年初正式发布了《中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十年培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总体培养目标是: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在合理预计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快发展,以及国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战略、行政事业单位深化改革、占领国际会计理论前沿阵地等对高端会计人才的需求,充分考虑现阶段我国开展高层次会计人才培训能力的基础上,按照会计领军人才的能力框架和素质要求,开展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等4类,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选拔培养1000名左右会计领军(后备)人才,担负会计行业的领军重任。
会计领军人才是中国会计国际化的重大战略,这项关系我国会计人才建设的战略工程,自实施以来,不仅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还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创新了会计人才的管理机制。我国会计人员分布范围广泛、涉及不同的经济形式、不同的行业类型、不同的企业规模、不同的知识结构、不同的年龄层次、不同的地域,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极为广泛及复杂。不仅如此,我国会计人员数量庞大,目前从业会计人员超过一千万之多,这个数量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国家人口数量的总和。面对错综复杂的环境、数量庞大的人员,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使其能够正常运行,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既是重大的现实课题,也是管理者面临的考验。我国会计最高决策层创造性地提出了领军人才的战略,通过领军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社会的会计工作有序运行。这一战略决策不仅凝聚了大国抉择的战略智慧与胆魄,而且也创新了会计人才管理的新机制,为在复杂环境下有效实施人才管理,创新了科学的方法。
——发现选择了会计精英人才。会计领军人才选择,采用了极为严格的选择程序和科学的选择方法,其最终符合要求及录取进入领军人才系列的比例远低于近年大学录取比率。从已录入人员看,平均年龄均为人生黄金期;教育背景全部为高等教育,40%以上拥有硕士以上学位,拥有博士学位的也近10%;全部拥有会计类职业资格;都担任财务会计及审计管理职务。通过两年多的培养,有的职级晋升;有的已进入国家管理部门;有的已取得国际会计资格;有的担任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领军人才已成为会计职业组织及企业集团、上市公司选择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渠道与来源。
——探索了会计人才培养的方法体系。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方法从一开始就尝试新的方法体系。在培养机制上采用跟踪培养与考核淘汰相结合的动态约束机制;在培养方式上采用集中学习与境外实习相结合的方法;在学习方法上采用导师辅导、课题研究、交流讨论的学研一体的学习方法;在学习内容上以财务、会计、审计、经济管理、金融、税务、组织管理、职业道德等主要及相关领域知识为主,同时还对政治、哲学、历史文化进行对话交流。领军人才战略的这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方法体系,不仅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为在现代国际环境形势下培养会计高端人才积累了经验。
——产生了广泛而又巨大的社会效应。会计领军人才战略实施后,在我国社会尤其是会计行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企业、机构、组织都将会计领军人才作为衡量判断其专业人才的标准。领军人才战略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会计行业会计人员发奋成长、积极向上的热情,诸多的青年会计人员都将成为领军人才作为自己职业生涯的最终目标和人生理想并为其努力奋斗。已经进入培养的会计领军人才,感到无比的自豪与骄傲,认为能作为会计领军人才,不仅丰富了专业及相关知识,而且也增强了执业能力,更提升了职业发展的思想境界。在领会肩负历史使命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不辱使命而努力刻苦奋斗,使其真正发挥领军作用。会计领军人才正在成为中国会计业界的品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承担着辐射功能,彰显着中国会计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