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D 实验中学全生命周期固定资产管理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 D 实验中学固定资产管理的复盘,分析其传统 管理模式下存在的问题,如管理过程重入账轻实物,预算管理科学性 和系统性不足,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制度建设“外规内化”不及 时,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等问题;然后介绍其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 理模式,以及其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实施路径,如通过固定资 产业财融合深度管控,完善固定资产全面预算管理流程,集成固定资 产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增强责任意识和健全问责机制,强化固定资 产管理绩效考核监督等,以期为教育类事业单位开展全生命周期固定 资产管理提供借鉴。
关键词:固定资产管理;全生命周期; 中学;实践应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教育是 推动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 才强国战略,党和国家在教育事业投入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政策倾 斜,固定资产总量不断增加,固定资产规模不断壮大。随着行政事业 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和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正式实施,国家对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无论是实物管理还是会计处理都提出了更 高、更细、更规范的要求,作为公益类事业单位的 D 实验中学,在固 定资产管理上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以往传统、粗放的管理模式已很难 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管理要求,这就促使 D 实验中学在固定资产管理 上要不断探寻新路径,以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效 能。基于此,D 实验中学在固定资产管理上尝试引入全生命周期的管 理模式,从固定资产全业务链条视角对各阶段予以全盘把控,实现固 定资产综合成本最低、使用效能最大、使用寿命最长,且取得了良好 的实施效果。
一、D 实验中学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D 实验中学在传统固定资产管理模式下尚存在一系列现实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固定资产预算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以往,D 实验中学在固定资产预算编制和执行上,一般采用增量 预算的编制方式,在固定资产账面存量规模的基础上,按照预估下年 度增量使用情况,匡算一定比例作为年度固定资产预算的总额,而不 是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和现有固定资产存量盘点现状进行提报,抱着 “宁滥勿缺”的狭隘思维编制年度预算。在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 之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因不计提折旧,账面余额一 般会高于实际价值,这种增量预算编制方式往往导致固定资产预算虚 高。另外,因缺乏对固定资产的翔实盘点和部门固定资产使用调配存 在的壁垒,D 实验中学很容易出现学校各部门同类固定资产一边短缺 一边闲置的状况,不利于财政资源的充分利用。在预算执行上,由于 预算编制粗放,预算总额难以对应具体的固定资产明细,导致预算执 行进度缓慢。为避免年终未使用预算资金而影响下年度预算审批,D 实验中学容易出现突击采购固定资产的状况,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
(二)固定资产重入账管理轻实物过程管理
在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实施之前,D 实验中学对固定资产财务视 角的入账管理重视程度远高于业务视角的过程管理。鉴于行政事业单 位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核导向和现实需求,D 实验中学在固定资产 管理账务处理上一般不计提折旧,只要归属固定资产管理范围的实物 客体不存在灭失或毁损,就能正常列示在固定资产盘点清单,无论固 定资产是否能真正发挥功效或持续提供使用价值,均正常纳入账务处 理范畴,这在形式上保持固定资产的完好无损和账实相符。对固定资 产过程管理,D 实验中学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很难做到全流程管控,一 是受到固定资产使用部门独立保管和使用的制约;二是固定资产很难 在系统内各部门之间调配,难以做到资源充分利用。另外,像 D 实验 中学这种专业特征显著的事业单位,有很多精密教学仪器和专用教学 设备,资产使用绩效管理部门因专业限制很难对这些固定资产做出科

 

 

学评价,对某些精密教学仪器的采购、使用、流转和退出不能做出合 理的监管,进而影响对资产总体使用效能的评价。
(三)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相对滞后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一般由省级财政部门指 定使用,信息系统的管理板块和功能相对统一。但由于该固定资产信 息管理系统独立研发且尚未与行政事业单位当前运行的固定资产采 购审批、验收审核和报废提请处理等办公自动化系统、会计处理的账 务系统形成有效数据对接,固定资产数据间的流转还存在一定的壁 垒,信息的交流和互换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障碍,造成固定资产管理 各模块、各部门衔接不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入库 管理需要依托采购流程的签批、验收环节的审核,这些信息不自动流 转至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需要 OA 流程线上操作完毕后,由业务 经办人员线下提报书面确认材料,再经由资产管理部门相关人员据实 办理;对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和清单盘点,财务管理系统与固定资产管 理系统的相对割裂,造成同一业务事项双重录入,不同信息系统间数 据的切换不仅增加工作量,还极有可能出现数据录入差错,进而难以 有效集成固定资产的实物信息和价值信息,难以达成信息系统高效、 便捷处理业务的建设初衷,影响固定资产价值管理效率。
(四)制度建设上的“外规内化”及时性不足
2021 年 4 月 1 日,我国首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法规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辟了行政事业单位资 产管理的新起点,为后续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 础。但 D 实验中学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对固定 资产管理的制度建设多是机械式照搬照抄国家制度政策和上级文件 的管理规定,没有形成与自身固定资产管理特点相适应,与自身管理 环境相适配的个性化、属地性管理制度,在“外规内化”的落地应用 上还存在及时性不足的问题,导致学校内部固定资产管理不可避免地 存在一些监管风险,固定资产管理或处于无责任部门或处于无具体责 任人监管的状态,实务管理中容易出现监管缺位、推诿扯皮、责任意

 

 

识不强的现象。待问题发生时,学校很难追究到直接责任部门和直接 责任人,既不利于固定资产管理责任意识的强化,又不利于固定资产 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追责问责,最终影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效能的 提升。
(五)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机制不完善
D 实验中学很多部门的固定资产呈现“小而全”的特征,不利于 资产的充分利用,更有可能造成固定资产的闲置或浪费。在固定资产 绩效评价的机制建设上,D 实验中学尚存在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两 个方面:一是绩效评价缺乏符合教育行业固定资产特性和适应学校自 身管理环境的科学评价指标,绩效评价沿用的指标是事业单位绩效评 价的普适性指标,评价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二是绩效评价的考核 监督尚未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等监督管控手段相结合,没有形成合 力,绩效评价倒逼固定资产管理能力提升的作用发挥受阻。
二、D 实验中学全生命周期固定资产管理实施路径
2015 年,财政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管理的指导意见》指出:着力构建更加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运 行特点和国有资产管理规律,从“入口”到“出口”全生命周期的行 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体系。D 实验中学以此为指导,认真剖析原有固 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病,从五个方面尝试推动全生命周期固定资 产管理的实施。
(一)完善固定资产全面预算管理流程
D 实验中学按照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实施要求,改变了以往固 定资产增量预算编制的方法,不再狭隘地追求“宁滥勿缺”,而是真 正从资产盘点清查入手,从真实固定资产需求情况入手,以固定资产 的效能发挥为根本目的,积极响应“过紧日子”的节约型政府建设要 求,所有固定资产预算提报均结合单位现有资产盘点情况和资产使用 效益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并附有固定资产预算可行性报告和询价报 告,从源头控制固定资产“入口”,避免财政资金浪费和资产重复采 购,也规避资产积压沉淀。

 

 

(二)坚守固定资产业财融合深度管控
D 实验中学开始探索财务管控和业务管控并重的业财融合深度管 控模式,按照新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的要求,对固定资产据实计提折旧, 以真实反映固定资产价值,为后续固定资产的购买或处置提供合理依 据,联合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绩效考核部门和固定资产具体使 用部门成立工作专班,严格监管固定资产入库登记、具体使用、维修 维护、调拨转移、报废处置等全业务流程。探索固定资产共享共用公 物仓管理模式,在资产新增环节,形成采购-验收-登记入仓-领用派 发-使用保管等流程管控模式,在资产报废环节,形成报废申请-组织 鉴定-手续报批-上级批复-系统销账等流程管控模式,并于每年度终 了对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盘点,及时形成资产盘点报告,确保固定 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固定资产管理与财务 管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确保固定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互统 一。学校通过业财融合深度管控的方式控制固定资产总量、盘活固定 资产存量、用好固定资产增量,进而促进固定资产资源的合理配置。
(三)集成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信息系统
先进的集成信息系统建设是固定资产高效管理的重要抓手。D 实 验中学充分认识到集成信息系统在固定资产管理上的重要作用,通过 招标采购的方式优先选中实力雄厚的软件开发商,打通单位 0A 系统、 资产管理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三个系统间数据信息的相 互串联和相互提取,实现学校的固定资产从采购“入口”到报废“出 口”的数据留痕、业务留印,实现固定资产业务信息数据的一键核对 和财务会计处理的一键生成,实现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内各阶段数据 的迅速查询,并以管理会计报表的形式提报学校管理层,为学校战略 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四)增强责任意识和健全“外规内化” 问责机制
D 实验中学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 抓住制度执行机遇期,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外规内化”问责机制。 一是在遵循国家顶层制度执行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

 

 

特点和管理环境,制定符合当前学校固定资产管理要求的本土化、属 地化管理制度,深入做好制度应用上的“外规内化”,重点突出学校 各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部门间的责权划分,厘清具体固定资产的责任 部门和直接责任人,精准锁定责任主体,对新出台的学校内部固定资 产管理制度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宣贯,渲染自觉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和监 督的氛围,提升全员责任意识,形成全员约束机制,尤其要对固定资 产管理的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题培训,确保管理制度能严格落地执 行,在制度管理上收紧风险敞口,防止固定资产流失或毁损。二是制 定与管理制度遥相呼应的追责问责制度和激励处罚措施,并形成常态 化管理机制,明确奖惩的条件及处罚的相关措施,充分应用好“三个 区分开来”等容错纠错机制,不简单化、形式化、教条化执行,提高 学校各固定资产使用主体和监管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能动性,对 确实违反制度规定且达到处罚标准的责任人予以严肃追责问责,不姑 息、不包庇,划清底线和红线,形成高压震慑态势,同时也持续加强 “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的执行,防止学校管理层决策失误,增强固定 资产处置的规范性,避免资产流失。
(五)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考核监督
绩效评价是提升固定资产管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固定资产 闭环管理的关键。D 实验中学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了固定 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每年对固定资产的使用进行绩效评价,通过 绩效评价促进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使用、处置,确保固定资产管理 能够更加规范、合规。同时,D 实验中学在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考 核监督上,构建起了与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相互牵制的模式。首先, 从内部控制角度入手明确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各个阶段的业务 流程和操作规范,重点关注手续的齐备性和流程的规范性;其次,从 内部审计角度定期或不定期对固定资产使用和处置情况进行全程跟 踪审计,重点关注固定资产验收的及时性、账务处理的合规性、使用 保管的爱惜度、流程报废的规范性。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实施情况 定期形成书面材料或鉴证结论上报学校管理层,作为绩效考核评价的

 

 

佐证材料和支撑依据,进而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形成管理闭环,实现管 理效能的螺旋提升。
三、结语
全生命周期固定资产管理在 D 实验中学中的实践应用证明,这种 管理模式较之过去粗放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更具全面性、合理性和科 学性,它通过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的动态监管,做到了各部门间的 深度合作,促进了各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的事前 预测、事中管控和事后分析,以及实现了固定资产使用的成本最低、 效能最大、寿命最长。

主要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 的指导意见》(财资[2015]90 号)[S].2015-12-23
[2]杨洁.基于全生命周期 A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20
[3] 李倩.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J]. 交通会 计,2023(05):48-51
[4]韦晓晴,袁璐.基于全生命周期的事业单位专用设备标准化管 理[J].财务与会计,2019(17):60-62
[5] 李 萍 . 小 三 峡 资 产 管 理 信 息 化 实 践 [J]. 财 务 与 会 计,2018(03):42-43
[6]朱建宬.基于价值管理理念 优化固定资产管理[J].国有资产 管理,2021(04):5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