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预算管理成果析议——以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为例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池 源

  [个人简介]

  池源,男,1957年生,汉族。1982年8月获得东北财经大学财务会计专业学士学位,1999年2月获得天津大学工商行政管理专业硕士学位。1975年参加工作,历任辽宁省理化测试中心会计,东北电管局财务处会计师、副科长,东北电力集团公司财务部综合价格管理处副处长、财产资金管理处处长,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财务部副主任、审计部主任、副总审计师兼领导干部管理部主任等职。2005年10至2006年5月,任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审计师兼人事董事管理部主任、党校副校长。

  2006年5月至今,任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简称“辽宁省电力公司”)是以建设运营辽宁电网为核心业务、服务于辽宁人民的国有大型企业,注册资本100亿元。前身是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的直属单位,1999年根据电力体制改革的需要,从东北电力集团公司独立出来。公司成立以来,紧随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在财务管理方面取得了骄人成绩。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对辽宁省电力公司在预算管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行简要论述与探讨。

  一、辽宁省电力公司预算管理现状简述

  1.预算运营规划体系

  辽宁省电力公司管理层根据公司战略、跨年度的战略行动预算及公司设定的利润目标,在科学、充分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出明确、切实、可行的预算总体方针,具体包括经营方针、总体目标、细分目标、有关政策、保证措施等,并下达到各预算单位执行。

  2. 预算编制的流程

  预算管理制度是按照“目标→预算(总预算)→预算(执行预算)”的步骤构建的,预算编制是运用目标自上而下的设定方式,使所有预算内容的编制完全由目标设定的结果而来。企业目标制定后,各单位根据目标拟定达成的工作预算即单位运营预算。

  3. 预算编制的方法

  辽宁省电力公司按照以销定购的原则,实行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相结合的方法编制预算。

  主营业务收入预算编制:由营销部门根据预算管理委员会下达的企业规划目标,了解和分析本公司售电量发展趋势,预测不同类别的售电量,编制售电量预算。财务部门根据国家的电价政策,预测用户的用电电价,编制主营业务收入预算。

  成本预算的编制:财务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标准成本管理实施意见(试行)》,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调研、数据整理、分析测算、研讨修订等一系列工作,制定《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标准成本定额》。供电公司、施工、修造等单位根据成本定额采取滚动预算的方法编制成本预算。

  4. 预算的调整

  辽宁省电力公司将预算调整分为两类:预算目标调整和预算内部调整。对前者规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除了突发的特殊事项需要进行特殊事项调整外,一般每年只在7月份调整一次;后者的调整频率为每季度一次。

  5.预算执行评估体系

  预算管理委员会通过进行有效的预算分析来评估预算的执行情况。一方面,对差异进行分解和细化,从数据上挖掘到差异的最底层;另一方面,结合企业的全面经营分析,从经营角度寻找产生差异的根源。

  二、预算管理成果分析

  1.指标的选择

  根据与预算管理实施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原则,辽宁省电力公司选取主营业务收入净额、营业利润、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五个指标进行分析预算实施的效果。从2003年到2007年,五年来的五个指标如表1所示。

  2.指标评价

  (1)从2004到2007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依次为10.29%、18.68%、18.71%和17.05%.预算管理的实施,对辽宁省电力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2)从2 0 0 4到2 0 0 7年,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增长率依次为40.33%、60.11%、23.11%和100.75%。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实行预算管理后,公司的营业利润增加幅度比较大,这是预算管理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反映。

  (3)从2004到2007年,公司的应收账款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几年的下降率依次是2 9 . 6 4%、3 7 . 9 1%、17.70%和5.92%。从应收账款的下降率可以看出,实行预算管理后,对加速应收账款的周转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4)从2004到2007年,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增长率依次18.80%、9.60%、3.92%和6.08%。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实行预算管理后对辽宁电力公司的生产规模的扩大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

  (5)从2004到2007年,公司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从285345万元增加到882891万元。说明公司的增长方式是一种内涵型增长,即预算管理是以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效率为基础的,预算管理导致企业的销售净利率提高。

  三、对深化预算管理的探讨

  预算实际上就是企业为实现自己确定的发展目标,所做出的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低保障的估算,完善深化预算管理也是势在必行的。那么,应该如何完善深化预算管理呢?笔者拟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1.实施投资预算和非现金预算,真正实现全面预算管理辽宁省电力公司在注重现金预算的同时,还注重增加非现金预算,完善预算的合理性、合规性和公允性。尤其注重基建项目的资金成本的测算,并借助于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对工程成本实行动态化管理。同时,规范竣工决算,建立、完善公司竣工决算指导手册,结合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建立同财务核算一体化的竣工决算模块,提高工程成本控制水平。

  2. 改革预算编制流程。辽宁省电力公司逐步完善财务预算的编制流程,实行自上而下传达经营计划、自下而上报送预算草案、上下结合商讨确定预算方案,自上而下执行预算,从而建立中长期财务规划与年度财务预算相衔接的全面财务预算管理体系。

  3. 采用先进的预算监控工具。由于预算细节的控制需要大量的数据统计和对比,因此,如果不借助于具备预算预警、超预算自动提示以及分级审批授权功能的预算管理软件系统的支持,大量监控工作将难以完全由财务人员手工完成。

  4. 预算编制向纵深发展。辽宁省电力公司的供电成本核算逐步以不同电压等级作为成本对象细化核算,为将来输电、配电、售电环节的成本分别核算奠定基础。明确业务部门(例如售电、电力调度等)与财务部门之间需要共享的数据,明确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规范,最终达到各个系统之间的集成。加强总部财务管理的职能,通过有效的财务系统管理财务信息,建立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实现财务数据的集中存放。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深度挖掘,形成决策支持信息。

  5.注重财务预算与总体战略和运营规划之间的整合。

  为了配合辽宁省电力公司总体战略和运营规划,从传统的财务管理控制流程转化为发现、预测公司的价值驱动因素,并界定了一套与企业战略及运营规划相连的业绩评价方法。

  通过整合,达到了以下效果:

  (1)通过流程与作业的分类,分解财务功能;(2)分配控制的责任;(3)各项业务共同利用财务资源;(4)成本效益分析与业务目标联系,注重了解、阻止和减轻风险;(5)容易理解有用的信息;(6)公司战略业绩目标、衡量指标与运营规划相联系。

  6.采取多种理财手段,追求盈余资金收益最大化。辽宁省电力公司积极深化全面预算管理,衔接现金流量预算及融资预算,对损益性和资本性资金预算实施精细化管理,将所有的预算安排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改变财务部门在电网工程项目的概算方面缺乏数据积累的情况,加强财务部门在新建项目投资以及与之相关的资本性收支预算,控制其准确性和合理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点评]

  预算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立健全科学、和谐、高效的财务管理体制的必要途径。近年来,辽宁省电力公司在池源同志的领导下,在预算运营规划体系、预算编制的流程、预算编制的方法、预算的调整、预算执行评估体系建立等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和探索,为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奠定了基础,也为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提供了基础性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