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购物车还没有商品,再去逛逛吧~

提示

已将 1 件商品添加到购物车

去购物车结算>>  继续购物

浅议新企业会计准则特点及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广昆铁路工程指挥部财务部部长 卿仲谋

  [个人简介]

  卿仲谋,男,会计师。1998年7月毕业后,长期在施工一线从事财务工作,先后在国家大型铁路项目西安-合肥铁路、郑州-西安客运专线等任出纳、会计、财务主管等职。

  现任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广昆铁路工程指挥部财务部部长。

  作为我国会计改革最重要的部分,新企业会计准则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理论界、实务界各方的广泛关注。此次我国基本建立了完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和相关应用指南构成。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如此大规模的准则变动,势必会对施工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产生深远影响。

  一、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和特点

  1.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2个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及相关应用指南构成,形成了一个体系,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起到统驭作用的基本准则,主要规范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财务报表的总体要求等,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体系中《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二是38项具体会计准则,对我国目前各行业企业中存在的各类经济业务,明确了会计处理的具体原则和规范;三是金融类、非金融类两大类会计科目和报表体系。作为整个准则体系共同的应用指南,规范了新准则体系下会计科目的设置、账务处理报表体系的构成,报表项目的内容、报表格式等。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三个层次逐级递进、互相配合、共同作用,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科学合理、全面系统完整的体系。

  2.新企业会计准则的主要特点

  与旧会计准则相比较,经多次修订后的新体系不但借鉴了国外宝贵经验,在内容体系、会计政策选择运用上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接轨,体现了“国际趋同”;同时在关联方交易披露、资产减值损失转回等方面保持了“中国特色”,使之更符合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的思维模式与业务素质要求。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总的来说,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和原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要求。从体系结构看,国际会计准则中,通常都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我国新在会计基本准则中加以体现;从项目构成看,除个别项目未被纳入外,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涵盖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大多数项目;在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上,除个别项目外,充分采用了国际会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在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与国际会计准则保持一致。二是实现了会计理念、内容的创新。首先,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体现了理念的创新,体现了面向市场经济的理念。新企业会计准则强调了给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充分和有用的信息,以便使其做出正确的决策。其次,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体系上的创新。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1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2个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以及相关应用指南构成,形成了一个体系,涵盖了几乎所有的领域。最后,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创新还体现在形式上。对国际会计准则中包含的举例等解释说明性材料,我国把这些内容写入正在起草的应用指南中,以帮助使用者正确理解和运用会计准则。准则应用指南的两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对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细化,以解决实务操作问题。三是体现了适合国情的中国特色。趋同不是相同,借鉴不等于照搬照抄。社会制度、文化背景、执业坏境以及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认识程度等的不同,决定了我们在国际趋同的同时,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研究制定中国会计准则,使之既与国际通行做法相衔接,又能保持中国特色。

  4.新企业会计准则在高风险、新业务方面有所突破

  新企业会计准则制定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企业年金基金》、《套期保值》、《金融工具列报》等会计准则。针对会计准则最新修订的内容《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会计准则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在会计计量上有了重大突破。对一些重要业务和行业,制定了《租赁》、《原保险合同》、《再保险合同》、《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合并》等会计准则。

  二、新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

  新企业会计准则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公司利润的影响

  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可能对公司利润产生影响的准则主要包括:《第1号——存货》、《第8号——资产减值》、《第12号——债务重组》、《第22号——股票计价》。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中,取消了存货计价的后进先出法,从理论上讲,企业从后进先出法转向其他方法,如先进先出法时,会造成企业毛利的波动。第8号准则第17条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已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这样准则对于公司想通过资产减值来控制利润,应该从长短期两个角度来分析:短期利好,长期利空。第12号会计准则中把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营业外收入,对于实物抵债业务,引进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这样,一旦债权人让步,上市公司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

  2.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变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列报》规定利润表中营业收入由原来的按主营业务收支和其他业务收支分别列示改为合并为营业收入列示,并在第27条中将原“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支出”科目更改为“营业收入”、“营业支出”,为了同《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列报》的规定相一致,在建造合同科目设置时,也将“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支出”科目分别更改为“营业收入”、“营业支出”,但它们核算的内容同以前一样,其它会计科目没有变化。

  3.对公司编报合并报表的影响

  合并报表侧重实体理论的变革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与《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相比,新的合并财务报表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已发生变化,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母公司对所有能控制的子公司均需纳入合并范围,而不一定考虑股权比例。特别是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一变革,对施工企业的合并报表利润将产生较大影响。

  4.新准则关于借款费用的规定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

  新的会计准则规定借款费用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应当开始资本化:资产支出已经发生;借款费用已经发生;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已经开始。如果严格按照这一规定执行,那么地产公司长期未开发的土地储备所包含的借款费用将不能再资本化,这样如果这部分支出计入财务费用,会极大影响房地产企业的当期利润。

  5.新准则对存货管理取消“后进先出”法的影响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在“后进先出”法下,企业在核算成本时,考虑的是最近购入的原材料存货的价格,而“先进先出”法下,考虑的是最早购入的原材料存货价格。原先采用“后进先出”法、存货较多、存货周转率较低的公司,采用新的存货记账方法后,其毛利率和利润将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波动。

  总之,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和规范有利于企业提高核算水平、减小或者消除对施工企业会计核算的影响、促进管理工作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